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我的德國看病經驗: 願意仔細講解的好醫師

剛剛讀到這篇標題為"你聽得懂嗎?"的部落格文章,是一位醫師部落客講述台灣醫生面對病人時,多半不願講解太多。病人應該知道自己有權利問任何看診或藥物的問題。

這讓我想到我一年半前在舊部落格寫的一篇日記,講述我遇見德國好醫生的經歷。

我重新轉貼這篇舊文如下:

---------------------------------------------------
遇見好醫師 (寫於2007年二月)

我這兩天喉嚨痛的厲害, 感覺好像左邊扁桃腺發炎, 我很怕會發燒, 我的體質只要一發燒,必定有兩天都得躺在床上。對我來說,confined to bed,是世界上最難忍受的事情。於是我決定今天一早去看醫生, 若注定是發炎,或許醫生可以開抗生素藥單給我。


我從電話簿裡找出離我家最近的耳鼻喉科診所, 沒有事先預約就去現場掛號了。在德國, 若想打電話預約, 通常會被排到一個星期以後,才有希望約到時間, 若當場去診所排隊, 運氣好或許當天還有機會順利讓醫生看診。

到達那診所, 看到候診室裡坐著八個人。我心想, 應該不會需要等很久吧。護士小姐說, 可能要等一個鐘頭左右, Ok. 我想, 一個鐘頭還算可以接受.

我當然有備而來,我坐在寬敞的候診室裡, 拿出我自己準備的一大疊資料來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不知不覺我已經讀完了半疊, 但那原先那八個人裡,有六個人還是好端端地坐在我面前。我開始覺得不妙,老天,我到底還要等多久...

過了兩個半小時, 我那一大疊資料早讀完,我也翻遍了候診室提供的所有新聞周刊、時尚雜誌、八卦小報、嬰兒與母親雜誌。怎可能這德國診所效率會這樣差阿?! 兩個半小時居然看不完十個病人, 我在候診室坐得腰酸背痛,就在我完全失去耐心想走人之前,終於輪到我了。

那是一位看起來很和藹可親的中年醫生, 他見到我後, 先跟我握了手,
"哇, 小姐, 你手怎麼那麼冰?"
"等太久了, 等到都手腳發冷了..." 我說。

我跟他說我喉嚨痛, 可能扁桃腺發炎後, 他拿出一根細長的銀色長棍, 前端會發光,像一根魔法棒。那是一架小型攝影機, 細長的魔法棒可以伸進我喉嚨裡攝影。攝影機在喉嚨裡時, 我也可以在醫師身旁的大螢幕看到我喉嚨的狀況。

"小姐, 請看, 妳的喉嚨可真是紅阿"

我從沒有在這樣大螢幕上觀察過自己的喉嚨細節。

我以為, OK, 就是扁桃腺發炎阿, 很簡單, 應該診斷就結束了吧, 畢竟我也沒有鼻塞或者其他問題。

然而, 他開始了一連串非常仔細的檢查, 他用紅外線掃描我的臉, 檢查我頭部的壓力, 他之後又用他那根細長的攝影機, 檢查了我的鼻子。

我問他,我明明就只是扁桃腺發炎,為何要檢查整個頭和鼻子?

他微笑地慢條斯理的說,他要知道我鼻腔正不正常,因為扁桃腺發炎很可能原因來自於病人鼻腔有息肉, 晚上呼吸無法順暢, 所以當病人多用嘴巴呼吸時, 細菌也就很容易侵犯扁桃腺了。他還很有耐心的畫了解說圖, 我又問了很多相關問題, 他都不厭其煩的解釋。

最後, 我問他我需不需要吃抗生素, 他建議我先不要吃, 過兩天後若沒有改善再吃即可. 然後他又畫了解說圖, 解釋為何抗生素對扁桃腺發炎有效, 但對身體也有害, 吃止痛藥可以止痛也可以真的減輕發炎症狀。他又一再提醒我, 今後我若常扁桃腺發炎,一定要注意鼻腔是否有問題。

"難道從沒有醫生跟你如此提醒過嗎?" 他有點不可思議的問我。
我差點就握著他的手脫口而出, "我從沒有遇過像你這樣用心的醫生".

這是真的, 我在台灣看醫生的經歷, 多半是, 跟醫生講症狀, 他看一看, 點點頭, 寫寫病歷,最多講說我得了甚麼病,就開藥了。多半的醫生似乎都認為, 若只是小病, 跟病人也沒有什麼好解釋的, 反正病人也聽不懂, 領藥吃, 會好就是了。以前在台灣,扁桃腺發炎,從沒有任何一個醫生會連帶替我檢查整個頭與鼻腔是否有問題。

我記得去年陪我阿娘去看皮膚科, 那是個老字號的名醫。那醫生惜字如金, 看一看我阿娘的皮膚只是有點小過敏, 點點頭, 就開藥方了。

我問那醫生: 請問這是什麼藥?
醫生說: 就是皮膚過敏的藥。
我又追問: "皮膚過敏哪一種藥?"
他用一種"講了你懂嗎?"的眼神看我,不耐煩的說:"這種藥吃了沒關係啦,抗過敏的,不會怎樣"。
我問: "這是不是antihistamine?" (在德國, 通常若皮膚過敏, 大多數人都會自己去藥房買這種抗過敏藥)。
他這才點點頭, 一樣什麼都不多說。

這又讓我想到某次在台灣,我自己去看醫生, 當醫生講了一種症狀, 好長一串, 我想請醫生講解症狀內容時,他居然叫我自己回家去google。

今天遇到這德國好醫生, 真的讓我心生感動。我什麼都不懂, 但他很盡力嘗試畫簡單的解說圖幫助我理解, 且仔細的檢查了所有相關的部位。他花在我身上的時間一定有十五分鐘以上。若他對每個病人都是這樣不厭其煩. 難怪我得在候診室等上兩個半小時。

我有幾個語言所的同事, 專門在作醫病關係的語言溝通分析的研究: Doctor-patient discourse analysis。我剛得知他們的領域時, 我就覺得很有趣, 依我過去在台灣的經驗, 一般診所的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幾乎是零, 或是很簡短的幾句話, 這能怎麼研究?

而我看了她們那一組研究團隊在診所醫院蒐集的語言資料與他們的研究目的, 我才發現, 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溝通, 在歐洲是多麼受重視。這些研究的目的是要推廣一個觀念: 醫生不應該只是開藥的機器, 病人的權益應該受尊重; 一個好的醫生有責任對病人的病情交代清楚, 醫生要有很高的溝通技巧, 把很複雜的知識, 轉化為一般病人都聽的懂的解釋, 例如今天那位耳鼻喉科醫生幫我簡化的解說圖就是一例。

或許台灣的語言學家們也可以做這種研究, 透過蒐集實際data, 統整出台灣的醫生病人的互動關係如何, 這些研究數據,一定可以有效突顯台灣的醫病溝通關係有多麼的薄弱。

Read more...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國語文教育的Twitter討論

這周教育部終於宣部九八課綱國文科修訂方向,結果當然是,孔孟、儒家、文言文又再度增加比例,宣稱為的是搶救國語文能力。(例如這則報導)

我在這篇文章,討論過國語文能力搶救的問題。這幾天,在新聞裡又讀到又把"文言文"與"搶救語文能力"畫上等號,真的很無奈。今天午休時間,我邊吃午餐,邊與網友anarch在Twitter討論這問題,我把我們討論的內容轉貼如下:


-----------------------------------------------------

(閱讀順序:由上往下)

anarch1001 唉~在泛政治化的兩方拉扯下,98課綱還是決定增加文言文比例...我倒不是非要反對文言文增加比例不可,而是一葉知秋,這很可能表示馬政府連遮掩塗粉都不顧,全面向深藍威權勢力靠攏...

anarch1001 [98課綱]中國文化教材一定要「唯尊儒家,無視百家」?

anarch1001 [98課綱]哈哈~那位在公視新聞訪問時大方說我們只要專心讀白話文的高中美少女夠嗆XD當然,她觀念有點偏差,但不會比張曉風和余光中偏差啊(笑)

chiaokovsky [文言文] 我真搞不懂幹麻老是斤斤計較那幾個百分比例, 增加3~5%可能也不過加個幾篇, 沒有好教法就算文言文増到百分之70也沒用, 大家也是學過考過就要忘...

chiaokovsky [國文] 教育部真的很聽話, 受不了, 台灣真的需要一群人, 有語文教育理論概念的, 集結起來, 與中華語文促進會那群文人對抗

chiaokovsky @anarch1001 因為"儒家"現在很红, 尤其在大陸超红, 很多人都認為, "大陸香港都在推崇儒家與中國文化教材, 我們怎能落後?", 這種邏輯很令人生氣, 他們走退路, 為何我們要跟著走退路?

anarch1001 @chiaokovsky 這個東西在台灣一定跟政治與統獨等意識型態糾纏,加上有的人就是觀念較守舊(他們自稱是重視倫理道德啦),早就不只是單純「教育」的考量了......(嘆)

chiaokovsky @anarch1001 坦白說, 我覺得台灣的國語文教育由這群人主導真的很可悲, 從沒有一個西方國家的語文教育, 會把"語文能力", "道德", "文化"全混在一起, 以為是同一種東西.

anarch1001 [98 課綱]剛剛公視新聞裡有位受訪的國文老師真的很鬼扯!她說很多理工科老師跟她反映學生看不懂試卷的題目,可見閱讀能力退步,所以文言文比例應該增加。真是騙肖(怒)!台灣的理工試卷是用文言文寫的嗎?閱讀能力退步就一定要讀文言文?讀台灣作家當代文學甚至優秀通俗小說就沒幫助?

chiaokovsky 搶救國文聯盟的發起人, 一字排開來, 沒有一個是"教育學家", 他們一開始的行動宣言, 很讓人想笑, 一開始說目的要搶救語文能力, 但真正內容卻是"搶救中國文化". 他們是以為"文化"就是"語文能力"的一群人, 太離譜啦...

chiaokovsky @anarch1001 (笑)我還看過台灣新聞報導說, 在大陸有國文老師反應, 多教儒家思想後, 班上學生變比較有溫文有禮貌, 所以台灣也應該跟進. 這類超扯的新聞真的很多...

anarch1001 @chiaokovsky 我以為跟「文化」混著談沒錯,但是去區分哪個文化比另一個文化優越高級?哪個語文教育以及代表的文化血統純正?有資格代表正統?這就很有問題........至於扯到道德,那才是最不道德的。

chiaokovsky @anarch1001 應該說, 那些中華語文聯盟的人一開始發聲的主要目的, 是因為台灣學生國語文能力, 作文能力低落, 他們搖的是這面旗子 搖這面旗, 台灣的老師家長就不會有人反對, 因為這是事實. 然後, 這群人, 打著這面旗, 卻實施文言文之類的文化宣傳手段. 也就是說,

chiaokovsky @anarch1001 他們讓人以為, 或者他們真的以為,回歸中國文化, 就是可以增加學生的國語文能力與作文能力...他們這提議, 想不到在台灣居然很成功..他們搖這面旗來召集學生家長, 提出來的行動, 卻完全不是照這面旗的目的在走. 真的, 文言文百分比在怎樣調, 跟作文能力語文程度都沒關係 .

anarch1001 @chiaokovsky 而且他們心目中的中國文化只有正統儒家!

anarch1001 @chiaokovsky {補充}我剛說「跟文化混著談沒錯」倒不是說文化跟語文能力是同一件事,只是指出兩者畢竟關聯緊密。

chiaokovsky @anarch1001 不過, 好在這群人也都不是太年輕, 且講來講去都是那些老掉牙的東西. 大家都看煩了. 台灣若能有一群較為年輕的語文教育學者集結起來提一個具體一點的語文教育論述, 或許可以扳倒他們...

anarch1001 @chiaokovsky 結果台灣學生閱讀能力與作文能力為何低落的探究與討論全被犧牲......其中的誤解與功利導向則更形孳生蔓延。

chiaokovsky @anarch1001 Exactly!!!!

chiaokovsky @anarch1001 所以, 我幾個月前寫的那篇文言文與國語文能力的文章, 就是想指出這點, 想不到, 後果就是, 一群死忠的中華聯盟粉絲跳出來說我的文章會毀掉台灣學生的道德與國語能力,..真是夠了...

anarch1001 @chiaokovsky 一般的人確實會不加思索地將前朝元首的道德低落跟當時推動的本土教育劃上等號(又因為有無{去中國化」的爭論),但是知識份子就不該隨波逐流,就該比一般人慎思明辨,若是隨波逐流又論理邏輯錯亂,談什麼教育?

chiaokovsky @anarch1001 贊成, 所以, 我才說台灣的國語文教育由這群或許都當過老師但是沒有語文教育概念的人主導, 卻沒有人質疑他們的論理邏輯, 真的很可悲. 所有的討論都流向關於"道德, 本土, 去中國化"等等的討論. 已經偏離了原本真正搶救國語文能力的主軸...

Read more...

[推薦] 單簧管與大提琴的獨奏會

我的阿姊與阿嫂, 又要開獨奏會了, 希望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 別錯過了...


1.  楊蕙祺2008單簧管獨奏會:奏鳴曲

阿嫂的音樂會是下週一(九月29日)晚上在台北國家演奏廳, 我廣告的有點晚, 


2. 曾史妃大提琴獨奏會

日期: 十月9日--15日
這裡是我阿姊的音樂會有購票資訊連結

Read more...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德國部落客對中國毒奶粉事件的評論

24日, 幾位德國記者部落客成立的China Watchblog (這篇舊文介紹過這個專門報導中國人權問題的部落格), 登了一篇文章, 寫他們對中國毒奶粉事件的看法. 我大致翻譯本文如下:



貪財,貪過了頭

四個嬰兒死亡、五萬三千個嬰兒病重: 中國最新毒奶粉醜聞爆發出來的數字, 令人震驚。事實上,在八月已經有消息傳出,不肖商人把三聚氰胺混進奶粉裡,並流入市面。但是,中國政府居然就因為奧運,得顧及面子,不顧人命地把消息硬是壓下來。這當然是因為,整個奧運時期,一點負面新聞頭條都不准上報,破壞他們盡力維持的完美氣氛。

另外,這個事件更證實了一項不爭的事實: 自從鄧小平改革開放、資本主義席捲中國以來, 中國對資本錢財的貪婪, 用越來越可怕粗野的方式咆哮著---

中國盡其所能地模仿西方市場, 西式生活幾近主流。 例如, 在中國, 你可以見到與Mercedes Benz出產的Smart外型一模一樣的轎車, 只是車頭掛的是不知名的廠牌標誌。這類模仿, 在鞋子, 手機, 等各項工業產品也屢見不鮮. 很多中國商人, 就是靠這種投機模仿來賺錢. 這種情況, 能讓西方國家的公司, 損失上百萬。


然而, 對更很多人來說, 中國產品能讓人損失的不是錢, 而是命: 有毒的玩具, 有毒的白血病治療藥物, 有毒的奶粉。在中國,那些如同罪犯的黑心廠商,很輕易就能讓他們的惡質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若遇上品管問題,只要幾疊百元人民幣、或者一點共產黨裡的人脈壓力,就可以輕易解決。毒奶粉,就是這樣輕易攀著人脈送進那些嬰兒口裡。

當然,我與大家都能了解幾億中國人對一切黑暗面的漠視與無知。畢竟,在過去七年到十年來,他們生活水準的確迅速好轉起來,他們現在負擔得起電視、摩托車、手機等等。但我們一定要嚴厲責怪的,不是這群無知的一般民眾,而是那些掌握政治經濟權力、卻毫無道德,拿人命來滿足貪婪慾望的那群商人與政客。


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德國科學家部落客回應到:

中國媒體與政客最近都一直在抨擊這件事,但我們都心知肚明,這個消息根本因奧運被壓下很久。不過,這事件讓我想提一個問題: 這整件醜聞,到底只是證明了中國政府的道德淪喪,還是這事件,根本是一個以追求資本錢財,以"便宜、市場"為目標的任何國家都不可避免的現象?

回頭看看我們歐洲,德國之前的腐肉混進香腸產品事件、荷蘭的戴奧辛毒雞蛋、法國的洗潔劑毒紅酒,這些現象難道不也是不顧人命貪婪的後果?

"無止盡的貪財",難道不是目前這世界的全球現象?


Read more...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日記] 屋漏偏逢連夜雨

中秋節過後,一切都很不順...


剛從骨科醫生診所回來....



"職業傷害": 因過度使用電腦鍵盤,左手肌腱發炎...
醫生警告: 停止打字,到痊癒為止。

但我手邊有很多工作要趕,這周已因為心情不佳落後進度。 

真的很糟,屋漏偏逢連夜雨...


Read more...

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波蘭人權平反腳步的跟進

與我十分要好、也是智利室友Rosa姊妹淘的布萊梅藝術家Anna Solecka, 原籍波蘭。 今天晚上, Rosa邀請了她與一些朋友一起來家裡作客。當Rosa那些智利朋友們又興奮地聊到人權罪犯Podlech的定罪時, Anna也馬上提到, 上週五波蘭起訴了前共產黨最後一任領導, 現年85歲的雅魯澤爾斯基將軍(Wojciech Jaruzelski)。  罪名為80年代迫害波蘭團結工會(Solidary Trade Union)的成員。 

這次的起訴, 由波蘭的人權組織 The Institute of National Remembrance所推動。此組織在1998年成立, 專門處理從1939年納粹入侵, 二次大戰到1989年共黨解體之間所有人權侵犯的議題與平反。跟德國一樣, 這組織也公開了共產黨統治時期所有的監聽與線民爆料的所有紀錄, 讓那些受過政治迫害的人, 可以巨細靡遺地找出是誰陷害供出自己. 也跟前東德的狀況一樣, 很多人因此發現, 背叛自己的, 居然是最好的朋友, 鄰居, 或親人。(ex. 舊文: 聽前東德政治犯的娓娓道來上

這次在這人權組織的主導下, 波蘭上週成功起訴了雅魯澤爾斯基與其他七位前共產黨高官。

波蘭從1948年開始, 就由統一工人黨實行高壓極權統治, 1970年, 當雅魯澤爾斯基當國防部長時, 曾經下令用槍掃射走上街頭抗議群眾, 造成數十人死亡、上千人受傷。1980年, 波蘭人民要求民主的浪潮風起雲湧, Lech Walesa(198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主導成立了獨立的團結工會, 對抗雅魯澤爾斯基的獨裁政權, 這個工會組織, 結合了波蘭的反共人士, 成為一股強大的社會運動, 主張非暴力的反抗模式。 

1981年十二月, 雅魯澤爾斯基深怕團結工會勢力越來越強大, 於是頒布戒嚴令。利用戒嚴法,屠殺了幾十位團結工會主要領導人, 並且監禁了上百位工會成員。儘管如此, 80年代團結工會勢力繼續擴張, 反抗雅魯澤爾斯基政權的活動繼續在地下進行, 終於, 1989年雅魯澤爾斯基政權遭推翻. Lech Walesa也在89年12月當上總統。 

上週, 這幾位垂垂老矣的前共黨高官, 終於還是得站在審判全程公開的法庭上。然而,他們還是拒絕爲當年的屠殺迫害行為道歉, 仍爲自己辯護著當年頒布戒嚴法的正當性。雅魯澤爾斯基目前患有心臟病,  然而, 若罪名成立, 他還是要因為侵犯人權而面臨十年的徒刑。 

Anna講完這故事後, 70年代流亡到德國的智利叔叔Pedro, 轉頭問我: 德國、波蘭、智利在人權平反的問題上, 都慢慢地前進著, 即使腳步太慢, 起碼有在往前,  那台灣呢,何時也跟進? 

他們這幾年來, 在我家聚餐喝酒之時, 也偶爾聽我講述過台灣那段白色恐怖的歷史與有待處理的人權歷史問題。然而, 這幾個月, 聽了身邊這些智利與波蘭叔叔阿姨們敘述他們國家的前進腳步與他們興奮欣慰的口氣後, 面對Pedro的提問, 我除了低聲說 Ich weiss nicht (I don't know)以外, 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Read more...

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講英語"、"全球競爭力"、"愛台灣"三者的關係

我有一個也主修語言學的老友,他與我只要讀到台灣有關語言或教育相關的新聞,常會互通有無。尤其是當我們讀到很離譜的新聞、受不了所謂"專家"的發言或者媒體亂報時,我們通常會在msn上先大抱怨一通。有他這位朋友真好,我與他一起在msn上大吐怨氣後,再到部落格來時,情緒通常可以比較舒緩一點,避免用詞過度激動。

今天他傳這則新聞給我,標題為"愛台,給我外語政策",講述台灣某位"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的官員,呼籲政府將英語設為台灣的第二語言,好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這將是重要的愛台建設 (我找不到這協會的專屬網頁,好想知道他們除了呼籲大家學英語外都做些甚麼)。

基本上,"講外語不等於有全球競爭力/國際觀",我(與朋友們)在這篇舊文已經詳細討論過。

(但既然屢次見到這類報導, 且有頻率增加的趨勢, 我想再重複一次, 或許是最後一次. )  

外語的確很重要,但那是一把工具,某人把工具磨利後,不代表他能完美地使用它。如同,某人手拿支高檔的德國萬寶龍鋼筆,卻連一篇完整的文章都寫不出來; 或者手持著昂貴的萊卡相機,卻對如何構圖拍照一點概念都沒有。花錢就可以得到工具、花時間可以把它磨利,但是如何讓它合宜地發揮功效,那是另外一種的能力。當然要習得這項能力,也得借助工具。但是,用哪一牌子的工具、擁有多少工具並非這項能力的獲得因素。

所以,這位全球化教育人士在新聞裡表示,"語言是溝通的工具,也是一種思維方法,一個國家人民的多元語言能力,可檢驗國家的多元思維與創造能力",此意見的前半部我深表贊同,語言的確是讓人類溝通與思維的工具與方法; 而這意見的後半部簡直是天方夜譚。一個人會講多種外語,跟他有多少思維能力並無直接關係,若依他所述,瑞士、盧森堡、比利時這些多語國家,應該產出全歐最有創造力的人民才是。這句天方夜譚的另一種譬喻版本還可以是,"一個人手邊有多少種顏料與畫筆,可檢驗他的藝術創造才能"。

若一個國家目的在教育人民的"多元思維與創造能力",訓練方法應先讓人民使用身邊已習慣的工具來學習此能力,等習得這能力後,無論手邊換用哪種品牌的新工具,都能很快上手,善加利用。所以,我認為,一個國家人民有多少思維能力、創造力、競爭力,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這個國家自身國語文的教育政策。基本上,看看一個國家的國語文教材、作文的教學方式、與教學重點,就大概能知道那個國家人民大約是怎樣思維的。

因此,"外語"很重要、"創造力競爭力"很重要、"愛台"也重要,但三者,基本上根本沒有甚麼直接關係。想要讓這三者沾上關係,這些全球化教育專家們,要另外推廣的事情可多了。

 

Read more...

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意識形態恐懼症

最近讀到台灣非常多的新聞與評論,不斷批評教育部長的無聲與無為 (ex. 這則評論 )。坦白說,我覺得,與其批評教育部長太低調,還不如說他正很聽話地、盡力遵守著行政院長那更離譜的保證: 教育部長不能有意識形態 (ex: 這則新聞)。

"意識形態"這四個字,在台灣被媒體濫用到這個詞幾乎與邪惡力量快要畫上等號。我每次回到台灣,老在電視上聽有人嚷嚷著不要有意識形態,最後,連行政院長自己也呼籲了起來。意識形態ideology這種原本如此中立的抽象名詞,到了台灣,簡直已經完全被負面的價值依附,這四個字只要一出現,氣氛馬上變得詭異,覺得自己好像正被洗腦著。

基本上,意識形態只是一種社會文化價值的統稱,每個人只要有長腦子且正常生長在社會上,都會有意識形態,不是A就是B,要不就是C或D。你習慣的意識形態若是A,與一群習慣A的人在一起,就沒人會注意到它的存在,因為,一切價值,對一群有共同信仰的人來說,就像天冷應該多穿點衣服一樣,只會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不是什麼可思考或質疑的抽象概念。直到某天,當B、C、D出現後,那些只知道有A的人,才會因為這些衝突與激盪,發現自己的信仰原來是個A,且A還居然還有可能只是種概念,而非"天冷不多穿衣服會感冒"這類的常識。

而"別搞意識型態"這個命令句,其真正意思,不是要大家回歸單純風氣、擺脫負面力量等等。這句話直接的意思是,"請大家維持只信仰A價值,別用腦、別思考、別質疑,繼續把A當作理所當然的事實,B、C、D都是錯誤的請忽略"。

任何人,例如教育部長,只要出聲,且是個"意見",而非交代大家天冷要多穿衣,就一定有某種價值依附在上,一定屬於某種意識形態。於是,在台灣這種意識形態恐懼症瀰漫的氛圍下,他只要表達的意見偏向原來大家習慣的A,認為應該改信仰B的人就會抗議他因為懼怕意識形態而怯步,反之亦然,只要他講B好,原來一群只知道有A的人也要說這一切都是意識形態作祟。
 
既然行政院長都說了,"教育部長不要有意識形態",這話已經直接代表,"教育部長不要有意見"。所以,目前他的無聲低調,不過是在盡力遵守長官的耳提面命罷了...

Read more...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德國Konkret雜誌: 1968年十月號 (1)

上周在柏林幾天的一大收穫,就是得到一份驚喜小禮。

我的德國麻吉Felix,送我一本他在跳蚤市場挖寶買到的Konkret雜誌。這是一份德國很重要的政治文化左翼雜誌。而這禮物的重點是他的出刊日期: 1968年十月。



這期雜誌,重點當然還是德國1968年學運與當時的流行文化。尤其是對柏林第一個試驗性共產聚落Kommunen 1的介紹、對保守派媒體畫報(Bild Zeitung)打壓抹黑學運的抗議 (詳情可再參考此篇舊文)、對墨西哥奧運警察暴力壓制學生運動的報導。

(圖: 標題為Springer Machtergreifung. Springer為當時畫報大老闆,Machtergreifung意思是"攬權",這個字本來專指希特勒當年取得權力的過程。副標題: "畫報的精神分析")

這期Konkret的主編,是當時學運靈魂人物之一,到最後成為恐怖份子的的Ulrike Meinhof。



1968年,當柏林學運領袖Rudi Dutschke被槍擊重傷後,Ulrike Meinhof在Konkret雜誌上寫下一段著名的話,暗示她之後訴諸暴力與恐怖手段的決心。

"Protest is when I said this does not please me. 
Resistence is when I ensure what does not please me occurs no more."

於是,在七零年代,Ulrike Meinhof 眼看學運終究還是無法改變現狀,她與一些學生,共組了RAF (Red Army Faction),到處綁架、暗殺政商名人、銀行家、檢察首長,企業老闆、前納粹份子等等。她在1974年被捕入獄,1976年在監獄裡上吊身亡。很多人懷疑他的死並非自殺而是謀殺。

她的RAF同志們仍繼續恐怖行動,以1977年秋天死傷最慘重。

他們暗殺了德國大銀行德烈斯登銀行Dresdener Bank的總裁、前納粹高官、德國工業聯盟主席。1977年十月,他們打劫了一台德國漢薩航空客機,逼迫德國政府釋放三位RAF主要領導人物。然而,行動失敗,這台飛機最後降落於非洲索馬利亞,當地政府與西德合作,殺死了所有參與劫機的恐怖份子。而牢裡的三位RAF首腦知道行動失敗後,也自殺身亡。當然,所有人還是懷疑,他們是被官方殺死的。

77年秋年的一連串行動,之後被稱為Deutsche Herbst 德國之秋。去年為"德國之秋"三十年。媒體有一連串的相關報導,包括追蹤當時的RAF成員現今的下落。當年很多成員為逃避追捕,逃到前東德,東西德合併後,這些犯過綁架暗殺罪的成員,還是逃不過法律制裁,有些人仍在坐牢。

而我手上這本Konkret雜誌的社論,就是由Ulrike Meinhof主筆,寫著女人在這場學運與抗爭裡的角色。

(待續: 柏林 60年代第一個試驗性共產聚落"Kommunen 1")

p.s. 以下先附上今天一早在家翻閱這本雜誌內容的片段,裡面的內容圖像,我之後會補上說明 (1. 畫質有點模糊,但還是可大略看到一些照片 2. 配合演出: 過度肥胖的貓 Kasimir)

Read more...

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這就是"guts"

最近因為工作需要,得review些認知語言學cognitive linguistics的文獻。剛剛讀到一則"器官隱喻"的有趣實驗研究,解釋為什麼"guts"這個字會被用來形容勇氣。


基本上,認知語言學家認為, 人類語言發展,與我們的感官感受經歷有密切關係,Lakoff & Johnson 在70-80年代提出embodiment理論認為,就是因為語言的演變與身體部位的經驗有直接關係,才有辦法解釋,為何世界上無論哪一國語言,都不約而同地使用身體各部位或者器官來當隱喻詞metaphor。例如,"中心","起頭","出口",等等。換句話說,這些認知語言學家認為,就是因為人類身體經驗的刺激,才造成語言的演化  (更詳細的舉例與解釋,請看舊文: 你有一顆善良的肝)。

因為科技不斷的進步,很多實驗也能開始證明他們的宣稱,似乎不無道理。

例如,我今天讀到的認知研究,想解答的問題是,到底人類的勇氣,跟guts到底有沒有直接關係? 因為勇氣 (guts中文叫"膽量",也屬於消化道一部分) 這類感受,是一種面對危險、艱苦、難受的時刻卻不退怯的表現。然而,明明"害怕"等情緒,主要是腦部作用與血管心跳的反應,為何會有guts這字的用法出現? 

於是,這些認知心理學家,找了一群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患者來做實驗,克隆氏症是一種消化道,也就是guts部位的慢性疾病,這些病人的guts腸胃部分,通常特別敏感、容易不舒服,然而他們不是整天不舒服,而是會有發病期與穩定期。

實驗方法,就是讓這些病人一起看些有著不同情緒情節的電影,看哪一種情緒影響guts最盛。有neutral、比較平淡的紀錄片情節,還有較快樂、令人驚喜、興奮的情節,  還有令人噁心、傷心、以及令人害怕的片段。每個病人,一邊看電影,一邊接受精密儀器的測量,看他們腸胃部的生理化學反應。

果然,研究結果顯示,讓這些病人的guts起最大變化的,是負面的傷心的片段、其次是令人噁心與害怕的情節並列。而喜樂、興奮、驚喜的情緒,對guts的影響並不多。

因此,這些認知語言學者的結論是,guts這個字的"勇氣"意涵,果然還是與身體直接相關。所以,每當我們稱讚人有guts時,我們的確是直接在稱讚對方肚子裡的腸胃部份夠勇,挺得住啊..


Research reference: 
Vianna, E.P.M., Weinstock, J., Elliott, D., Summers, R., & Tranel, D. (2006). Increased feelings with increased body signals. SCAN, 1, 37-48.


Read more...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德國新納粹的宣傳手段

這幾天,德國的新納粹又上街頭示威了。

這次他們聚集在東德大城萊比錫,趁著最近在當地發生的一樁八歲女童謀殺案,利用當地民眾對此案的憤怒與恐懼,要求政府恢復死刑,並且疾呼民眾支持新納粹的必要性 (這裡有些照片)。

萊比錫市長受訪時,當然大力抨擊扶植新納粹的德國黨派NPD (National Democratic Party)以及一些極右的組織,控告他們利用這次的謀殺案與民怨,藉以抬高聲勢,混淆視聽,把新納粹與治安的保證,硬是連結在一起。不只如此,這些極右政黨與組織,也常利用失業率、外國移民、毒品等議題為訴求,長期在前東德較貧窮的區域,大肆宣揚納粹復活的必要性。

每到選舉,NPD是在東德城市裡貼出最多選舉宣傳文宣的一個政黨,NPD黨喊出的重點口號之一,就是"非洲、亞洲、中東人,都不准成為德國人"。隨東西德貧富差距與東德失業率增加,即使反對聲浪不斷,NPD勢力與影響力在東德仍得以拓展。2004年的國會選舉,NPD黨派在東德Saxony邦,居然成功地得到十分之一席次。

德國的憲法規定,只要拿出納粹旗幟、踢正步、掛希特勒的肖像、宣揚納粹意識形態等等,都是違憲的行為。而NPD的黨主席Udo Voigt,上個月在某前納粹元老的葬禮裡,任由一位黨員,在棺木鋪蓋納粹旗幟,居然還大方地讓媒體拍照。這位黨主席與那位黨員,目前都因此官司纏身。

不過,Udo Voigt對外國人的怨恨以及對種族歧視的鼓吹,早已經讓他聲名狼藉。去年八月,他甚至毫不忌諱地在德國媒體前說,他認為希特勒當年的副手Rudolf Hess應該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當然,在德國,他這話一出口就算犯法,這一樁官司也仍在進行中,若罪名成立,這位黨主席可能得坐三年的牢。

不只NPD黨主席與黨派高層屢次在媒體前的囂張,NPD也吸收很多年輕人,鼓吹他們怨恨怪罪外國移民。終於,前年幾個新納粹年輕人,在東德殺死了八位印度人,讓全德國社會嘩然。2003年開始,德國政府千方百計想要取消NPD組黨資格。然而, 德國最高法院,最後還是駁回了這項請求,讓NPD得以繼續生存。

德國政府的廢黨計畫失敗後,NPD於是越挫越勇,目前NPD吸取的黨員已有七千人以上。

這幾天在萊比錫的示威活動,其實從八月底就已經慢慢展開,電視上的neo-nazi光頭年輕德國小夥子對著鏡頭大聲喊,他們一定要繼續抗議下去,一定要逼政府恢復死刑,燒死殺害德國人的罪犯。站在這些年輕人身後的,是一群表情僵硬的NPD黨派高層,正誇獎著他們的正義感...

(有關新納粹) 舊文: 勞工節漢堡大暴動

Read more...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讀于丹的<論語感悟>

我今年七月在上海的教育書店,出於好奇心,翻了幾頁于丹的新書,<論語感悟>。



在此之前,我只聽說于丹在大陸中央電視台開講孔子莊子學說,因而紅透半邊天,然而,也有人批評她國學底子不夠深厚,只會耍嘴皮子。我在書店翻了幾頁後,很想細讀她到底如何讓孔學復活且飛入尋常百姓家。無奈當天在書店翻到這本書時,已經得趕著離開與朋友會合,來不及當場看完,於是我便掏腰包買下了這本書,帶回德國。

這本書分七部分,講述論語裡的"孝敬、智慧、學習、誠信、治世、忠恕、仁愛"之道。每部分,當然就是由于丹引用論語裡的些代表性哲言,然後加入她的詮釋與講解。

這本不到兩百頁的書,讓我每次翻開讀不到五頁就又闔上。因此,我花了好久時間才讀完。我已經好久沒有看這種"教條式"的心靈勵志叢書,坦白說讀到中間的"治世"部分,講到執政者只要善理政事、有良好的道德,百姓們也就會跟著有道德時,我開始後悔自己為何要花這二十多元人民幣,還花了時間閱讀此書。

終於,在逼自己看完這本書後,還是有點感觸。我認為,于丹今天之所以會大成功,是因為她的書(與節目),起碼作了三件事。

第一,孔學的再脈絡化(recontextualization):

整本書的重點,就是把論語裡的子曰內容,拿到現代,重新清楚地嵌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脈絡裡。這本書雖分為七個部分,但書寫的方式,通常由我們生活周遭有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切入,然後從孔子的主張裡找解答。也就是說,她明確地展現,孔子思想如何也可以適用於我們的生活脈絡。

換句話說,她與其他釋詁論語者最大的不同是,她把論語放進我們每人都可能遭遇的情境、當今社會事件,甚至利用西方寓言,來反映孔子思想其實也沒有那樣艱深,不但大家都做得到,甚至跟西方社會思想也雷同,在全球化的世界裡,並沒有如此大的文化隔閡。

第二,Confucianism for Dummies:

這樣的書,就像市面上一堆 "for dummies"系列叢書那樣。所以,我認為那些批評于丹沒國學深度的聲浪,可能對這她的書期望太高。因為這類書的功能, 本來就只能讓那些對論語完全沒概念又懶得精讀的人,能夠很快進入狀況。

第三,更加深儒家的宗教化:

孔子思想到底是宗教還是哲學,已經是多年來爭論不休的議題。于丹的書與節目,把儒家思想更拉往宗教的方向,簡直成了一股拯救世人的心靈慰藉。

儒家與西方哲學最大的不同,是它為典型的"宗教信仰型"學說。它和其他人類宗教一樣,通過設立一些永恆道德價值 (仁、義、忠、孝、禮),提供信徒行為的基本要求。換句話說,儒家思想裡的大量理性思考,不是像西方哲學那樣在於論證或者質疑這些基本價值,而是把精力花在,討論我們如何通過自己的人生實踐,來驗證這些所有信徒都擁抱的永恆價值。

而于丹的書,更是在這方面"火上加油",幾乎成了儒學的新約聖經。她利用易懂的寓言與生活故事為例子,展現這些價值如何讓每個人都輕易實踐,她驅使著中國人,無須質疑,就可繼續信仰一個千古流傳下來的"宗教"。因此,信孔學必可超脫、必得喜樂。如此一來,于丹在今日的中國,怎可能不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