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於聯合教育論壇 2008/04/08)
目前,台灣社會已經有了國際觀的概念,學生早早就得學英語;文化名人也常撰文指責台灣人不理會國際時事,並大力呼籲台灣教育應該重視培育出有國際觀的下一代;然而,筆者想在本文指出,國際觀的培養,如何普遍地被誤解,並針對此點提出學校教育的落實方向。
擁有國際觀,重點並不在於讓學生把時間花在學英語、大量接觸西方社會文化資訊上; 國際觀更不是本土文化的相反詞. 台灣社會文化與國際觀, 兩者不應分開討論, 應該相輔相成---
培養國際觀, 是讓台灣的學生,能大方向地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與文化,在全球架構上的地位與意義。確切來說,培養國際觀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有能力觀察台灣各領域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各層面,有何相異相似之處;進而激發學生思考,台灣因文化傳承所發展出的社會現象,若從國際的角度來檢視,有何優缺點,如何取長補短。
於是,想要鞤助台灣學生打開視野擁抱國際、未來帶領台灣在世界舞台上競爭,必須先讓他們以了解台灣社會文化的傳統與發展,當作接軌世界的第一站。此後,當他們進一步吸收外國資訊或身處國際時,能靈活地反觀台灣狀況,探索台灣與外國差異的背後原因。簡言之,學校教育欲培育出有國際觀的學生,首重對自身社會文化的充份掌握,與跨文化比較思考的能力。
若沒有上述這兩能力,即使學生英文流利,並勤閱讀國際新聞,甚至出國深造,他們如何能因此反思台灣的優劣勢,並了解台灣相對於世界發展趨勢的不足,思考台灣社會如何更進步?
若沒有上述這兩能力,對於多數不準備出國唸書工作的台灣學生而言,除了應付考試外,有何實際動機去在意外國社會發生什麼事情?若有了觀察思考能力,以及有對台灣社會的深刻了解,他們就可以體會,自己即便身在台灣,國際時事與訊息,其實也能與自己有切身的關聯;因為世界上其它社會文化的發展,都可激發出對週遭各現象的反省。
因此,文化名人常呼籲的重點,例如學生應該密切注意國際時事等,事實上並不是養成國際觀的主要方法,那是學生有了國際觀的結果。學生有無國際觀, 並非由知道多少天下事或英語說得如何來決定, 而是端看他們有無主動思考運用國際知識訊息的能力.
最後,期待即將新上任的教育部團隊,終於能夠把台灣的學校教育帶入二十一世紀。著重培養學生主動地觀察、比較、思考社會文化現象的能力,而非繼續讓他們被動地全盤吸收課本知識。唯有裝備好這些能力,台灣學生才有可能進一步探索跨文化的差異;如此一來,國際觀的培養教育,也才能發揮功效。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國際觀 從了解自身文化做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9 意見:
寫得真好呢
很認同妳的見解
國際觀的培養
真的是先從自身文化的了解開始
我想
長期身處在異地的妳
又曾經教過台灣與德國學生
應該感受很深
這篇文章觸動了一個我這幾年一直無法理解的現象:"雙語教學","全美語幼稚園",中小學裡所謂"ESL部"的存在等,究竟代表何種意義?
孩子從這麼小的年紀開始學習外語,甚至在母語的溝通能力還未成熟的時候便必須使用另一語言迅速作出反應,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我想信幼童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也可以同時學習多種語文,但開口/發音跟思考畢竟是兩回事,會否讓孩子在這中間產生混淆,影響他日後的學習狀況?
所謂的"ESL"僅在於以美國(或其他英語系國家)的教材來上課,或教學方法亦同?帶給學生的效益是什麼?我並不願意悲觀地認為只是多背了一些單字,文法,但我希望有人能作後續的追蹤研究.
我本身從小學開始接觸英文,但多半只限於兒歌或故事的閱讀,談不上有任何"程度".中學時由於尚能掌握考試的技巧,英語成績算是在水準之上,其實還是有些心虛.直到至海外唸書後,經歷了一連串的震撼教育,顛覆了我過去對英語學習的認知與自信.
老實說,我的英文並不怎樣,但這些年來在校園裡,或職場上還算夠用,社交方面也可以跟當地人交上朋友,對歷史文化,政府政策,經濟情勢,社會時事也比某些人了解,去過的地方相信比90%美國或加拿大人都還要多了,薪資夠我過著安穩的生活.
另一方面,由於母語學的不錯,可以流利地聽說讀寫,以中文為主的思考邏輯不會對我構成障礙,能夠輕鬆地蒐集,閱讀各樣的中文資料,觀察華人世界/亞洲的趨勢.嚴格說來,這在工作上是一大加分,也是賴以生存的助力.
所以在競爭優勢方面,我從來就不覺得會比在海外土生土長,講的一口純正紐約腔或牛津腔的華人差,口音並非是在這個環境勝出的必要條件,而是搞懂遊戲規則,挑出適合自己發揮長處的項目;整合並善用身邊的資源,將效益發揮至極限;能夠在不同文化中很快地適應,處理各式狀況等,才是在異地生活的must.
我猜想台灣很多家長對英語學習的主要期待應在於:
1.可以純正發音
2.日後可以銜接海外的課程
3.培養所謂的國際觀
4.孩子的英語程度可以成為社交場合的談話主題或是表演項目
5.流行的指標,多數人都這麼做,不跟好像也對不起孩子
我覺得太早學習外語,或是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使用外國教材對於一至三項的達成沒有太大功效與意義.如果目的為四,跟訓練小狗跳火圈一樣是殘忍,不仁道的,他們也不會快樂.若是五,嗯,沒錯,這筆錢花的是會比每季消費LV的最新服飾配件安心些.
關於國際觀的培養,我深感認同你所提出的看法,但當我在偶然間碰到由某一城市的教育局長所帶領的一團小學校長在紐約,波士頓等地的知名景點與長春藤名校巡迴參觀"辦學成效"後,我疑惑了.這樣的考察行程可以帶給台灣的小學教育什麼啟示?莫非是該市日後將採用哈佛等校的教學方式?在時代廣場的熱狗販前領悟了教改的方向?如果主管官員自身的國際觀就在於此,又豈能苛求台灣學生什麼呢?
在學校偷上網我一定要回應一下你們的討論啦,因為我與同學看到版主這篇文章我們才知道什麼是國際觀,因為我們老師都說只要不是本土就是國際觀 Orz
To Kuan, 謝謝你的回應.
首先, 我想, 小孩子的教育, 無論學校或家庭教育是如何走向安排, 全看家長對"成功"的定義為何. 多數人就是只想要讓小孩以後富裕, 過優渥的生活, 而大家就是認為會講英語, 就能跟歐美比較接近, 就能比較有錢途.
我有時上Yahoo奇摩首頁時, 都會被一些英語補習班的廣告詞嚇到, "妳想知道怎樣交外國男友嗎?" , "什麼! 會英語就可以A十億?", "想當名媛嫁入豪門, 要會英文.", 有一陣子我很勤快地收集這些讓我下巴要掉下來的slogans. 想一次整理出來, 看到底台灣人是"為了什麼"要學英文.
會送小孩到以全英語為主的環境(e.g.美國學校, 雙語國小等等)受教育的父母, 是台灣收入優渥的一個階層, 他們大多認為受西方教育以後比較有競爭優勢, 他們不信任台灣學校教育, 不忍心讓小孩受苦, 所以從小孩很小時就決定讓他們國中或高中送出國, 所以, 若以此為目標, 當然從小就讓他們盡量"直接變成外國人".
然而, 一個人的強勢語言, 主宰他的邏輯思辨力, 除非一個小孩從小就有bilingual的雙語生長環境, 要不然他只能掌握一種強勢語言, 他有沒有好的思考力, 端看他有無能力好好運用這個強勢語言.
當他整個思考能力都穩固後, 外語是重要的工具與橋樑, 是幫助他跨越文化, 接觸比較更多知識用的. 若台灣家長為了讓小孩英文好, 誤把這些"工具"當作"成果", 那小孩或許以後真的很會與外國人哈拉, 且因此以後能每月收入多一點, 然而, 無論他英語聊天能力有多溜, 他的強勢語言若沒有好好訓練, 他掌握知識與思考學習的能力為何, 是一大疑問.
不過, 到底能深入思考如何培養小孩邏輯與思考力的家長有多少? 目前"國際觀"是個時尚詞, 就像strange77說的, 若連很多學校老師都認為只要不是本土就是國際觀, 難怪所有人都以為, 英文好=可以有國際觀=賺比較多錢=地位高生活優渥=人生的目的. 我想, 這就是雙語教學風靡台灣社會的主因了.
我不反對讓台灣學生早學英語, 七八歲開始接觸很ok, 只要家長能夠認清一點, 這是一門學科, 他們正在學一項有用的工具, 但工具若到手, 也要有能力來使用才行, 而那項能力, 要有很多方面的知識/思考力的訓練. 並不是磨利工具(英文很會講)就可以自動得到這些能力的.
很幸運的,以前我的老師所講的是"多到其他地方走走,多了解不同的文化,看看別人的優勢是什麼,我們自己好在哪裡,又該如好變的更好"
雖然遺憾,但可以理解在一個講求資本主義的地方,很多原本是用來學習的工具,都會變成必須能夠獲利的器具.這幾年在美國盛行的中文熱,也是為了因應龐大的中國市場商機而生,而非喜愛中國文化的人變多了.常可以在公開場合看到衣著體面,金髮碧眼的小孩開心地朗讀中文,字正腔圓的程度會讓你以為自己到了北京.我將不感到意外,如果未來到中國升學就業淘金的浪潮,像70年代蜂湧而至北美洲的亞裔移民風般懾人.不管在哪個地方,富裕階層總是提前搶得先機,比一般人擁有較多選擇.
美國人對世界的了解,常來自於好萊塢胡亂引用扭曲,偏頗,錯誤的外國歷史,地理,和風俗,為了達成戲劇娛樂效果,不惜詆毀他人的傳統文化,甚至誤植地理位置.基本上,多數美國人(包括名人與政客)的國際觀之貧瘠與荒謬,是台灣人很難相信的
眼光移到日本,其人民對歷史的認知,亦是藉由昧於事實的教科書所養成,媒體對國際情勢的分析也多半基於日久"積非成是"而來的評論.
至於中國,我想就不用多提了,唯有民族主義與天朝心態可以解釋他們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不曉得歐洲主要國家的狀況是如何?一樣受好萊塢文化所影響?或是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論述?曾從一些報導得知,北歐與波羅地海/東歐等新興國家的國際策略是非常務實的,多半能依據現實狀況與歷史淵源訂定合宜的模式,由於未曾在那居住生活過,無法證實.是否有相關資訊提供?
我想未來學生國際觀的建立,除了培養邏輯思考能力,如何善用語言工具,具有凡事查證分析的習慣外,"教材"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要怎樣傳遞公正詳細的世界史觀給下一代,應該也會在教改的計畫裡吧?
嗯,已經連續熬夜好幾天,腦子開始不清楚了,如有不通的地方還請你多指教囉.
嘿,Kuan,我們這幾天才聊到國際觀,我剛瞄到台灣新聞,劉兆玄似乎把『有綠卡』與『有國際觀』劃上等號,上了頭條。我們這話題也算有了時效性囉!
你提到美國人國際觀貧瘠,我想到之前我同事有傳給我一個you tube短片,一個American Idol金髮美女上節目時,居然以為歐洲就是一個國家且大家都說法文,還連匈牙利是什麼東西都沒有聽過,真離譜阿。
國際觀的教育,除了你提到世界史觀外,就像我原文裡講的,我覺得最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瞭解『有國際觀、知道外國事物』到底對自己與對台灣社會有何幫助。畢竟,國際觀,重點其實是在『際』不是在『國』啊!
電影這媒體,是提供跨文化瞭解的來源。歐洲人雖反美,卻也敵不過好萊塢的吸引力,歐洲人世界觀勢必也得受其影響。目前在教育領域,好多人在研究Film Literacy,學生不只該學書本裡的知識,也懂得如何瞭解電影的形式與論述方式。
嘿!我記得龍應台曾宣稱,德國年輕人都很有國際觀阿!:)
總之以我自身的體驗,由於小小的歐洲擠了好幾個國家,坐幾個小時火車後,就到另一個有完全不同語言文化的國度,也因為如此,我所接觸過的歐洲人,大多已習慣隨時比較與體認文化差異。只有透過多方面比較,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社會文化的長短處。所以,again如同我原文提到的,對於『活躍比較差異』的敏感度,是台灣學校教育相形之下很缺乏的。
看來你也蠻會創造話題的,可有考慮主持節目? :)
閣揆這番定義真是有趣啊,旅居海外的上百萬人都成了"國際人才"了,看到這抬舉,真有點哭笑不得.如果這道理成立,在用人惟才與拼經濟的考量下,應該找林毅夫組閤才對;海基會,陸委會主管應由曾擔任中國政協委員的"台灣人"出任;駐外代表則由入籍駐在國的資深台胞輪流;外交部長則看誰手中有最多國護照及榮譽領事等頭銜,畢竟他國際關係最好嘛;教育部長理應是最有國際觀的人,也就是曾至最多國家留遊學的學生或其家長.對嗎?
教育領域,我同意分析比較能力的重要性,影片,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不久前我才剛和幾家科技大厰和創投聊過一個很有趣的想法,或許可提供給你做參考.等我較有空時再跟你分享吧!
我剛正想要把那天從新聞看到劉兆玄說 "我可以不做行政院長,台灣不能沒有國際觀的人才"這個負面教材拿出來說一下的,沒想到你們已經討論到如火如荼了說...我看到新聞的時候真的超氣的,身為一個閣揆,他到底是被逼急了才說出這種話,還是他真心的有這種叫人不可思議的想法?!再加上媒體不斷的渲染這話題跟該片段,我懷疑台灣會有多少民眾因此被洗腦認為要有國際觀就是要去申請綠卡?!
經過這些年在美國生活,我也常被美國人的鎖國思想給嚇到,由其是以前在中西部,還有人會以為我們華人每天的食物都是春捲、炸餛飩以及一些我到美國前根本不認識的Chinese Food,或是有人會問我台灣有外國人嗎?!活像是整個地球都是為了美國在轉的一樣...
我很認同你說國際關要從了解自身文化做起,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在見識到其他國家的好與壞時,明辨哪些是能在我們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好的影響,而不是一味的抄襲而把自己搞成四不像。
To Kuan: 那就期待你分享新想法啦!:)
To 鄭雅:妳說的真好!我想在台灣成長,又居住在歐美的人,有比較過社會文化的差異,一定能夠更清楚更瞭解台灣。
這幾年大家一直提國際觀,推崇這詞,然而,當我要動筆寫這篇文章時,我把國際觀這詞鍵入google,得到四十萬筆資料,從裡面我卻找不到任何一個有用的定義、也沒有人明確指出我們到底要國際觀做什麼? 很多都是名人抱怨說,台灣學生不知道東歐某國家在哪、不知道什麼外國新聞、沒聽過外國的XX,所以很糟沒有國際觀,更有一堆人認為,國際觀是本土的相反詞。
所以,你說的沒錯,很多人以為只要學外國就是有國際觀,但如果沒有先瞭解自身社會文化問題,真的會把自己搞成四不像阿。教改或許是一個例子...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