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台語教育推廣不等於揚棄中文

我不久前才刊登了有關擔憂弱勢語言傳承的簡短感想, 想不到隔幾天, 我就看到主流媒體刊出這樣的文章 (由於原文過長, 我不全部轉貼,請自行看連結,只挑原文一部份轉貼在本文最下方) 看到這樣的媒體報導, 不禁又讓我想起隱地的那篇"回到好時光". 整體而言, 這篇報導的作者同樣一心想要指責台語教育的推廣, 於是就把眼前看到的某些現象全部抓來, 甚至還自己假想了負面的現象, 然後就毫無道理地全把這些現象的發生原因盡數推託給台語教育的推廣.

首先, 作者說台灣是全世界最不愛說中文的地方?!
台灣目前一切社會文化活動還是中文為主. 目前會講道地閩南語的人已經很少, 很多人都是小時後很會講, 但現在已經都越來越生疏. 現在台灣越來越少機會使用這個語言. "台灣是全世界最不愛說中文的地方"這個觀點, 問任何一個台灣人都知道根本就不成立.

再者, 作者用九年一貫的台語課程設計的不周來解釋台灣"揚棄中文", 這更是牽強. 台語課綱草案已經招惹民怨到被暫停的地步, 台語拼音系統的教學設計或許有爭議, 且現在的拼音方式或許會跟英語國語混淆, 但應該要對症下藥, 針對混淆問題與教學爭議想出解決的辦法, 而不是把這些爭議的產生全部歸罪於"推廣台語教育"這個大目標上. 這就好像, 今天我養一隻狗當寵物, 但發現牠某天開始長跳蚤, 而跳蚤不幸也跳到我身上來害我也抓癢不停, 於是我也不去治療那隻狗了, 乾脆把牠趕走, 並認定養狗是種害人的行為.

中文是台灣社會的強勢語言, 繁體字也應該在台灣繼續被使用保存, 台語目前只能被當作"盡力保存弱勢語言"來推廣, 我之前在寫弱勢文化那篇短文裡有提過一個問題, 推廣傳承弱勢語言, 若只單用編入教育學科當手段, 這一定會讓所有家長老師解讀為負擔, 以實際層面來說, 誰忍心讓自己的小孩又增加這麼多未來沒有實際功用的課業?

以英國威爾斯語地區為例。威爾斯語之所以能夠在英語這個超強勢語言的威脅下繼續活躍,並不只是因為學校逼小孩要學威爾斯語,而是這個語言在威爾斯地區的社會文化, 在英語主流之外, 仍能佔有一席之地。暫且別論街上或建築物上所有標示都必有英語和威爾斯語,以威爾斯語所創作主導的社會與藝術活動,是讓當地人民驕傲的文化。

但台語因為政治因素, 並非多數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代表的文化有什麼令我們驕傲, 有什麼需要傳承的理由. 於是反對台語推廣的人, 更能夠容易地操弄台語所有負面的形象, 結果就是這樣的媒體報導. 先強調"台語教育課程有爭議, 拼音教學會混淆" 的事實, 完全不探討該怎樣解決這個教育爭議, 或者改善整個台語推廣的大環境, 反而簡單直接地把"台語推廣"扯上"揚棄中文, 與世界邊緣化"這種恐怖概念.

看了怎能叫人不生氣.

------------------------------------------------------------------

全世界最不愛說中文的地方

在全球掀起一股中文熱的時候,唯獨台灣「反向操作」(與其說是「反向操作」,倒不如說是「多角化經營」)。根據媒體報導,教育部閩南語研修小組打算在九年一貫的閩南語課綱當中,將「閩南語」改成「台灣閩南語」,不僅如此,教育部還規劃提升小朋友的閩南語寫作能力,希望學生在小三的時候,就能學會用羅馬拼音寫電子郵件、小五生就能用「台灣閩南語」上MSN或即時通、國中生要會用「台灣閩南語」寫部落格。這個構想一旦成形,最快將在民國一百年採用以閩南語編寫的教科書。

而在九年一貫的十大基本能力之一「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能力項目中,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必須學會用「台灣閩南語」分析本土傳統行業的興衰,及描述「對本土有顯著貢獻的人物事蹟」。
至於「規畫、組織與實踐」的基本能力,則要求學生學會以「台灣閩南語」書寫備忘錄、通知單、做活動報導、擬訂各種活動計畫等的能力。

這則新聞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因為現在小一學生同時要學習國語、英語、閩南語,其中,英文字母與閩南語的羅馬拼音符號,明明長得一樣,發音卻不同,非常容易混淆。老師們擔心,現在小學生連英語課都沒有在學音標了,當然也沒有學羅馬拼音;在沒有基礎之下,如果要求學生用羅馬拼音學台語,這種具有強制性的學習,很可能讓學生們失去了學習樂趣。

試著想像一個畫面:妳的子女寫了一張滿是英文或音標卡片送給你,展示他在校的學習成果;他驕傲地告訴妳,他在學校舉行的「台灣閩南語」作文比賽裡寫「我的母親」得了第一名,妳卻完全看不懂他筆下的母親長什麼樣子。因為妳學的是中文寫作,但他深植腦中的卻是「台灣閩南語」。

教育部推行母語,保存先祖固有文化的溯源精神與良好立意不應該被抹滅。只是當「母語」與「共通語言」(中文)產生混淆或衝突時,語言文字的使用者該如何選擇?更有甚者,一旦「母語」變成台灣的「共同語言」或「共同文字」,面對全球普遍使用中文或英文做為溝通介面,獨家使用「母語」的台灣如果因為語言障礙而打不進這條溝通鍊,這對台灣來說,是否又是另一種型式的「邊緣化」?

4 意見:

匿名 提到...

Chiaoi 你這篇寫的真好,真應該再投個稿讓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
才講到台灣的學生欠缺思考批判的能力,沒想到寫文章的這些文人們也都有邏輯上的問題!那也難怪媒體可以這樣操弄台灣的選舉人了!

祥伶

匿名 提到...



不過妳應該要先投稿再登在部落格啦
不然這篇就這麼淹沒在網海裡實在有點可惜...

改一下再投自由時報吧

Chiaokovsky 提到...

To祥伶 & Fu, 謝謝你們阿. 我會好好整理一下想法, 等我之後比較有時間, 或許我會用這議題寫成一篇比較好ㄧ點, 完整ㄧ點的文章.

匿名 提到...

隨喜!台灣真的需要很多跟您一樣有專業水準的人士來提升各方面的專要能力。而不是讓一堆"不識字又沒衛生"的人亂批評、瞎攪。搞到最後品質和水準都不夠,害死了可憐的台灣學生。
台灣很多的媒體也很糟糕,刊登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也有很多人自作聰明的亂批、投稿。
FU和另一外匿名者講的真的沒錯,您應該要將您的文章投到全台灣的每一個報社和雜誌社裡面才對。
預祝新年佳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