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台灣和解之路起點: 教育有多元思考力的下一代

(本文刊登於聯合教育論壇 2008/04/23)

台灣是個存在多元價值的社會,內部有極大差異的觀點與聲音。每年選舉所操弄的族群議題,無情地撕裂族群和諧關係。想要使台灣社會未來漸漸邁向和解之路,重要的一大步,必得從教育層面跨出。我因此想在本文提出,教育有多元思考與包容差異能力的下一代,將會是台灣和解之路的重要起點;我也針對此點,建議一個可行的基本課程方向。

近幾年來,文化與教育界人士已不斷地指出,國內教育在培養學生多元思考能力的層面上,有嚴重的缺失。即使教改之路主要朝多元化的目標前進,卻不見台灣學生多元理解能力的改善。然而,什麼是培養多元理解或批判思考力的重點?多元理解能力的精隨,並無關學生是否接受更多種類的知識,而是學生有無多面向運用知識的能力。換句話說,即使學生手中的教材只有一本、即使眼前的知識只有一項,學生還是有能力從多元角度切入了解、比較這個知識或觀點在不同立場理解下會有的差異。

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重點也不在學生是否能常思考多種議題,而是在於學生有無能力在別人想要灌輸他們某觀點時,他們可以跳脫出某個價值框架的束縛,例如主流價值、例如自身的主觀喜惡,然後從多元的角度觀察比較此觀點的正當性,以及與其他觀點的可能衝突,才獨立地決定要不要相信這樣的觀點,而非被動地全盤吸收、接受與盲從。

簡言之,國內教育培養多元思考能力的理想目標,並非讓全國所有學生都變成廣知天下事的博學人士,而是讓學生有能力,在面對資訊或觀點時,能暫時擺脫既定價值的束縛,理解立場角度多元的可能,最終能包容不同意見。如此一來,即便一個社會存在著複雜多元的文化與價值,即使這些價值與觀點彼此衝突,由於人民對彼此差異的諒解,這個社會還是能夠穩定和諧地發展。

台灣升學體制,目前仍以統一考試分發制度為主。在這個本身就不多元的僵硬框架裡,要訓練學生上述的多元理解能力,的確不易。然而,筆者仍想在此提出一個比較具體的努力方向,使培養學生理解差異、獨立思考的理想,仍可尋求一線生機。

整體而言,台灣教育必須更著重讓學生學習如何有邏輯、清楚地表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解釋其背後的原因、探討不同觀察角度可能得到的不同結果。這項思考、表述與比較論點差異能力的基本訓練,已經在許多歐洲國家甚至香港的中學語言相關課程裡落實。

語言是建構抽象觀念的主要工具,目前台灣國語文課程或寫作訓練的重點,仍以著重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鼓勵學生運用創意想像力描寫自身的觀感為主,也就是說,教導學生建構以「我」為主的觀點;外加台灣的教育制度目前仍是朝著「記下標準答案才能升學」的體制在推進,在這種環境下,學生怎可能擺脫「所有觀點只能有單一標準、我的認知即是絕對價值」的思考習慣?

因此,若要培養學生上述的多元理解能力,在寫作相關的課程中,除了要訓練學生的文筆以及想像力外,更得大幅著重教導學生如何跳脫自我為主的價值束縛,使用語言有邏輯地建構論點,並比較理解各種論點背後的原因。讓台灣的下一代習慣理解世界上存在著多元的價值與立場;自己認知的角度,只是其中一種;無論自身主觀的信仰為何,也要懂得理解差異存在的原因。

台灣許多文化人士屢次指責大學生沒有批判思考能力,畢業之後出了社會,也仍是全盤接收盲從資訊、並易受意識形態操弄的一群。然而,若這些能力沒有在中學時期慢慢培養,怎能期待台灣中學生一上了大學,立即擁有活躍思考的能力?

台灣社會正面臨族群對立的問題,我們更急需培養能夠多面向思考並寬容地面對差異的下一代。無論今後學校教材使用一綱一本或多本、無論台灣教育是否還是得朝著「學會標準答案才能考試升學」的體制推進,我們仍必須在這些僵化制度的夾縫中,想辦法在學校教育裡繼續培養學生多元理解觀點的能力。從加強使用邏輯、比較論點、探討差異原因的寫作訓練課程作起,將會是有用的第一步。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