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紀錄片] 柏林愛樂的Trip to Asia (下)



這部紀錄片, 出乎我意料的是, 電影片名的兩個主題"亞洲之旅"與"尋找和諧", 如同近乎平行的兩條線, 交集少的可憐.

首先, "亞洲之旅"這部份, 是由導演側拍巡迴演奏的片段組合而成的. 例如, 整個樂團, 第一個到達的城市, 是北京, 電影裡當然不免俗有天安門廣場老人下棋打太極, 小巷, 攤販, 等等典型的中國城市風景. 而這條巡迴紀錄的故事線, 就如同預告片提示的, 表面上的確穿插著對指揮賽門拉圖以及幾位柏林愛樂成員的訪問.

然而, 讓我失算也失望的, 是音樂家訪談的內容, 與整個亞洲巡迴演出, 並沒有多大的關連,
這些訪問, 多半是在飯店房間裡面進行, 問題包含音樂家們自己對人生, 音樂生涯, 自我, 與和諧等觀念的看法, 這些訪問企圖交代出第二個電影title"尋找和諧". 然而, 訪談內容, 很諷刺地太過於"自我"---音樂家只談自己在歐洲的音樂工作還有他們自己對和諧的定義.

也就是說, 若這些訪談, 沒有巡迴側拍的陪襯, 也是可以單獨剪成一部影片, 可叫作"歐洲音樂家們所知道的和諧". 同樣的, 那些測拍, 也可以獨立成為一部"柏林愛樂訪亞洲"的短片.

兩主軸唯一有交集的時刻, 是訪談時, 若音樂家有提到一些詞, 側拍部份會剪出碰巧對應的片段, 例如, 某音樂家提到她從小到大, 在眾人前, 要展現的從不是她自己, 而是她的音樂. 所以她認為她的自我, 躲入了音樂背後. 而這部份訪談, 穿插了這位音樂家在北京廣場單獨散步的景象當陪襯, 僅此而已. 亞洲文化, 只透過這些已經讓歐洲人在電視電影裡看過上百次的典型亞洲風情來傳遞, 並沒有太大的創新.

所以, 這整部片的架構, 並非我之前所想像的因/果論述---我原本以為, "亞洲巡迴"與"尋找和諧"這兩主軸, 是緊密結合的, "因為"有這亞洲巡迴, 才有找到和諧的"結果".

相反的, 從頭到尾, 就是訪談, 側拍, 再訪談, 再側拍...表面上, 兩部份的確穿插地剪輯展現, 實際上. 那是兩條故事意義幾乎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假若這部電影, 是我原先想像的那樣, 讓音樂家多講點這次旅程的感想, 以及亞洲文化洗禮與自己的心路歷程的關連, 我想, 這部片會十分有價值地展現出, 音樂家對亞洲的感想, 是如何激發出歐亞文化的大方向比較.

再者, 讓我覺得有點不滿的是, 他們在台灣受到熱烈歡迎, 年輕粉絲們把當柏林愛樂當偶像歡呼的這個經驗, 在某音樂家的訪談被提起, 他的解讀居然是, "可見他們有多飢渴於歐洲的樂團, 他們根本沒有像這樣子的精神食糧..."

拜託! 若導演作點research, 應該會知道, 台灣也有很多活躍的樂團, 台灣年輕人喜愛古典音樂或學樂器的比例, 遠遠大過於歐洲人. 更別提台灣人, 對外國朋友總是友善熱情了. 這才是台灣年輕人這樣熱情歡迎他們的緣故阿.

電影結束後, 德國觀眾陸續離席, 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從電影裡感受到亞洲文化的和諧? 我聽著柏林愛樂演奏的貝多芬交響曲, 在腦子裡整理起一些觀後感. 我的結論是, 本片除了有讓人感動的柏林愛樂演奏外, 這部電影的預告片與片名, 看起來似乎著重找尋跨文化的和諧精神, 然而, 影片本身的論述與架構, 卻完全展現了歐洲人愛以自我為中心解讀世界的特點, 簡直是一大諷刺阿.

Read more...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價值金字塔的最頂端



以撒.柏林(Isaiah Berlin), 二十世紀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義哲學家之一.
他畢生推崇自由精神與多元主義, 其中的價值多元論可由下列很簡短的一段話大略概述(節錄於英文版的以撒.柏林傳)---

"Pluralism means that every individual and every society must accept that there is never one absolute value to which other values must be subordinated. There are many values in life which all command respect; but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 freedom, justice, equality, tolerance, compassion, loyalty - often must collide."

我翻成中文如下---

"多元精神是指, 每個人以及每個社會都必須接受, 沒有任何一個價值可以獲得至高無上的推崇, 成為絕對的主要價值. 自由, 平等, 正義, 幸福, 包容, 安全, 公共秩序等, 都是人類社會所追求的價值, 然而, 不是所有的善都是可以相容的."

我想, 這樣的多元精神, 若能夠在人類社會裡發揚實踐, 培養出自由心靈, 讓所以人都了解, 自己內心正在追求的價值, 並不是別人一定也要追求的, 並且有包容心, 了解並包容別人想追求某價值的動機, 人類世界或許會少很多衝突.

西藏人民受中國武力鎮壓. 我身邊的大陸同事說: "西藏人民真不知感恩, 中國幫助西藏現代化, 讓他們生活更舒服, 西藏人民也享有繳稅與升學優惠, 真是不知滿足." 在這些中國人的心目中, 金錢與物質生活, 顯然被推到價值金字塔的頂端, 其餘的價值, 都屬次要, 甚至也無需存在.

台灣社會也存在著很複雜的多元價值, 每個人都得在金錢物質, 尊嚴, 正義, 自由之間作平衡. 但是, 就如以撒柏林說的, 這些價值, 並不一定都能相容. 例如, 想賺大錢, 就得拉攏中國這大市場, 即使中國打壓, 讓我們在國際上沒有尊嚴, 我們還是得爲了經濟讓步; 我們若想堅持尊嚴與正義, 不向中共極權威脅妥協, 那就別想分一杯羹賺錢.

整個世界的資本主義趨勢, 推著台灣人, 讓多數人相信, 只有經濟與金錢, 在社會上, 才抬得起頭, 只有錢, 才會讓國際看得起台灣. 這是世界的趨勢, 没法改變, 每個人都得的在這金錢洪流裡掙扎著.

我由衷期待, 以撒.柏林的多元自由的精神, 可以在台灣發揮效用. 幫助陷入物質主義漩渦的我們能夠看清楚, 自己是如何無助地被淹沒而不自知, 讓我們看清楚, 商業邏輯驅動下的媒體, 是如何把多數人推進這泥沼, 讓我們得犧牲掉其他無法相容的價值, 甚至完全不知, 那也是人類共同該追求的善.

Read more...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紀錄片] 柏林愛樂的 Trip to Aisa (上)


這部紀錄片, 幾周前在德國上映. 顧名思義, 似乎是關於柏林愛樂交響樂團, 在2005年十一月到亞洲幾個大城市 (北京, 上海, 漢城, 香港, 台北, 東京) 巡迴演出的紀實. 然而, 它還有一個副片名,"The Quest for Harmony", (尋找和諧).

看到這串片名, 以及預告片後(英文版trailer), 大概是職業病吧...我心裡浮起不同的想像, 我開始幻想這部片大概是怎樣的架構與內容走向.

我原本的推測是這樣的:

基本上“和諧” 之於亞洲, 就等於 “務實一板一眼” 之於德國. 即使亞洲也不是到處和諧, 且德國人不實際又懶散的也很多, 這些觀念, 仍一樣是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 一樣是文化差異的陳腔濫調. 所以我猜, 這部片應該是有關這世界頂尖的交響樂團, 裡面人人雖都有自己過度自我的ego問題, 但到亞洲去巡迴後, 發現亞洲的大和諧精神.

而預告片裡, 柏林愛樂的德國成員們, 也講述著自己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 讓他們生活與演奏上, 遭遇了些困難. 預告片裡那位灰髮的英國人, 就是Sir Simon Rattle 賽門拉圖, 柏林愛樂的首席指揮. 他的幾段擷取訪問, 也談著, 所有人都應該有掌握和諧的能力, 只要一個人總是以“我”為中心, 沒有開放的胸襟, 武斷地拒絕別人想法, 他一定會面臨危機. 這些預告片裡的interview, 讓我推測, 電影裡會穿插音樂家的個人訪問以及他們在亞洲演奏時的片段, 與遇到的事件和衝擊.然後反思, 於是找到了和諧的解答.

這是我看預告片以及片名提示後的假設.

上週四, 我從研究室騎著我的羚羊牌, 自己到了電影院, 想證實我的假設. 當晚排隊買票的, 只有我一個亞洲人, 也跟歐洲人一樣好奇, 到底在亞洲, 如何能找得到和諧.

好幾星期前, 我曾在家聽了一段廣播, 是本片導演的訪問. 節目主持人問及, 2005年這趟亞洲行, 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什麼, 他的回答是, 在台北的那晚, 是讓他以及全柏林愛樂最感動的. 台灣的好幾千位年輕樂迷, 當晚買不到票入場, 聚集在音樂廳外, 看露天的現場轉播, 演奏結束, Simon Rattle與音樂家們到了場外致謝, 這些年輕人聚集上來, 高聲歡呼, 他們頓時像pop star一樣, 這是他們從未有過的經驗.

預告片裡, 可以看見一大群樂迷齊聲大喊 “Welcome to Taiwan”, 以及年輕人爭先恐後拍照, 那就是本片導演所言,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於是, 我更特別期待, 看到這段在台灣的紀錄.

然而, 我坐在電影院裡, 看著這部片, 我先前的假設, 居然都被推翻…

繼續閱讀: [紀錄片]柏林愛樂的Trip to Asia(下)

Read more...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紀錄片] 淹沒 Before the Flood



這是一部2005年柏林影展的得獎紀錄片, 由中國的年輕人所拍攝, 這部片一直到現在都在中國禁演, 因為它描繪出中國對人權的忽視, 地方政府的腐敗, 以及人民的無奈.

這故事背景, 是長江大壩的興建. 這浩大的工程即將讓三峽大壩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庫,沿江原本的城鎮、文物、自然景觀不少將被淹沒. 這部片就是紀錄了2002年, 中國政府在三峽水庫蓄水之前, 把奉節老縣城搬遷毀滅的全部過程。

本片主要有三到四條平行的故事線, 每條線都交織著縣民生活即將失去依靠的恐懼與無奈.

例如, 有一位原本開旅店的老人, 在鏡頭前, 四處慌張的找尋新住處卻無功而返, 到縣長秘書那裡爭取經費, 卻被最官僚的藉口胡亂搪塞, 原本還指望中央政府補助給居民的經費, 然而, 在地方政府層層貪污後, 居民能夠得到的所剩無幾. 最後, 他除了回家與老妻子相望流淚, 沒有別的辦法. 另外, 還有一座基督教教堂為搬遷的利益, 成員互相叫罵, 喪失信仰.

這部紀錄片, 以長鏡頭的方式, 忠實地把城市貧民在搬遷,拆除舊城過程中痛苦的內心掙扎, 官僚貪污的惡行與嘴臉, 展現在觀眾前面. 沒有灑狗血的設計對白, 只有一雙雙無助絕望的眼.

這幾天看到台北縣三鶯部落被強制拆除, 部落原住民被強制遷移, 家園被拆毀的無奈, 我看到照片裡的原住民(這裡), 馬上讓我想到兩年前在電影院看的這部紀錄片. 只不過, 裡面的主角, 並非遠在四川三峽, 而是就在台灣, 那些生活在城市邊緣, 家園硬生生被拆毀的我們的同胞.

我不久前才寫過對中國政府忽視人權的不滿, 現在, 我不知道我在面對中國朋友時, 是否還有資格驕傲地講述台灣對人權與弱勢的落實與保障..

Read more...

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喬姆斯基與傅柯的人性辯論 1



最近看過最有意思的書之一就是這本有關人性的辯論了. 這兩位20世紀知名學者在1971年某個晚上, 受荷蘭電視台邀請, 在全國觀眾面前辯論人性是什麼, 以及人性與正義公理的關係.

Chomsky是美國的語言學家兼政治評論家. 從越戰以來, 他對媒體, 政治與權力的評論就越來越知名. 坦白說我對Chomsky的認識, 是他在語言學這領域的影響. 他在二十世紀中期提出"Universal Grammar"後, 改變了整個20世紀的語言學研究生態---

Chomsky 認為所有人類腦子裡都有一個與生俱來的語言架構等著被啟動, 而這個架構, 無論國籍種族都是一樣的, 他認為, 若非如此, 為何所有小孩, 即使身旁的大人語言使用不準確或講出的句子文法結構混亂, 他們仍可以無障礙地學好一個語言? 也就是說, Chomsky認為原因當然是小孩子腦子裡已經有一個完好的語言架構存在, 只要被啟動且再繼續建構即可.

而我不太相信這套說法, 我覺得這套理論太小看小孩子學會架構語言的能力了. 我相信的理論是, 人類的確有學習語言的能力, 但沒有任何完美的架構等著被啟用, 而是在學習語言過程, 小孩可以很快的統整, 無論是文法架構或者是詞彙, 都是透過外界刺激才吸收的. 即便很多大人說話文法混亂, 小孩還是有能力根據接觸"頻率"來統整哪種說法比較多人使用然後把它變成自己的.

所以, 對我來說, 我會選擇把時間花在研究外界刺激與語言生成使用上面, 而不是去找尋摸索Chomsky所說的抽象架構. 因為我相信, 研究語言最大的貢獻, 是廣泛延伸用在社會或教育的領域上, 先從外在刺激的角度來探討語言, 會讓我們了解, 怎樣的社會文化因素, 會造就怎樣的語言邏輯, 或者, 因為外在刺激造成的心理反應是如何影響語言使用. 唯有如此, 才有辦法進一步把語言連結到更有意義的議題, 例如, 如何從語言的使用,探討一些社會現象.

Chomsky在與傅柯的辯論裡,也堅持著人性是與生俱來的, 且這世界存在著一個理想的正義ideal justice, 是由這些最高尚的人性組成的, 這些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去啟動. 而完美的社會就要由一群人, 秉持著這樣高尚的Human instinct來作主.

我的確相信人與生俱來有Human instinct, 且那是善良且高尚純潔的. 但是, 人的天性與價值觀念是兩回事, 我不覺得有任何人, 生活在某文化或社會上, 可以不受任何價值框架的約束. 任何事情只要牽涉到價值判斷, 且人類千百年來的各國社會歷史文化分歧都還在, 就不可能有目前這世界各角落都適用的單一理想正義. 或者,全人類的文化傳統可以全部重來, 所有人都秉棄千年累積的價值, 或許單一的正義可以成功地實行.

我們與生俱來的天性, 打從出生後, 就得在社會文化附加的價值框架裡不斷的被衡量著. 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我們與生俱來的天性是愛護子女的, 但是, 中東某些國家, 父親若發現女兒與不同種族通婚,是可以殺死女兒的, 那時, 人的天性得跟宗教或者種族的價值作衡量, 我相信那些父親自己也很痛苦, 我們不能說他沒有人性, 他的天性還在, 只是他的社會文化價值框架告訴他, 種族意識價更高.

只要牽涉到"怎樣作比較好"的問題, 就脫離不了社會文化加諸在自己身上的價值框架. 我無法想像, 除了幼童以外, 有誰能夠只用高尚的human instinct, 就可行為.

然而, 即便我無法用邏輯想像這個理想的可行性, 我還是很佩服Chomsky把這個理想當目標, 來達成衝撞資本主義與政府體制, 以及挑戰媒體的手段...(待續)

Read more...

2008年3月3日 星期一

我的基因和我的語言

這幾天讀到一篇文章, 最近科學發現, 母語為tone language聲調語言的人(例如中文有四聲, 台語有七聲, 還有越南文等等), 都有一種特別的基因, 讓這群人能特別有辨別不同的聲調的特殊能力, 這種基因歐美人就沒有, 也就是說呢, 我們天生就擁有這種基因, 所以我們在學習語言時,辨別音調的能力就會比歐洲人好很多. 我們天生可以分辨極度細微的音調差距. 例如, 若一個歐洲人生的小孩與一個台灣小孩一起開始學中文,即使在同一環境生長, 理論上, 這位台灣小孩在聲調辨別上, 應該會學的比較好.

不過這個科學發現提出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 最初到底是不是因為這群人有這樣的基因, 所以我們的語言才會發展成聲調語言呢, 而其他族群的人沒有這種基因, 所以他們的語言沒法往聲調語言方面發展?

每次讀到類似的文章, 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語言遠古時期的發展是一道難解的神秘議題. 因為古早時期並沒有人知道紀錄下語言使用的data corpus對後人有多重要, 所以現在的語言學家也只能由推測來大略判斷出語言是怎樣演進的. 隨著科技的發達, 這些千百年以來的疑問都會慢慢因為越來越精準的研究獲得解答.

總之, 無論是否真的是基因的關係讓我們有音調語言為母語, 我們算是幸運的一群人, 與生俱來外加後天母語學習, 讓我們的細微音調辨別能力比多數歐美人好的多.

不過話說回來, 雖然中文是一個有複雜音調系統的語言, 我們的文法結構就有夠鬆散. 所以中國傳統語言學較注重音韻.不提結構. 文法結構是歐美傳教士到達中國後才幫中文用歐美語言那套文法觀念, 硬是建造了點文法邏輯.

因為中文沒有很固定的結構,所以我們講話比較自在無拘束, 然而我們說中文時的邏輯使用, 也相對弱了點.

希望科學家們能繼續研究基因跟語言歷史發展的關係, 我真想知道, 語言邏輯的能力跟基因是否也有關聯, 或許歐美人的有某種跟邏輯相關基因, 所以他們的語言才會發展成文法結構很重要的語言. 而的學生組織邏輯力比他們弱一點, 是否也不完全只是教育的關係, 跟基因或許也有關聯?!

Read more...

2008年3月2日 星期日

很怪 卻很成功的華德福學校 Waldorf School (寫於2004年)

不久前與老闆貝特曼阿伯吃晚餐, 聊到他十五歲的兒子, 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到現在, 都是上華德福學校, 我之前就有聽說華德福教育, 只是評價褒貶不一, 現在連我的教授都大力推薦這種教育方式, 他還表示這是目前最能令人接受的教育系統, 於是我多方看了一下有關華德福教育的資訊之後也深表同感起來.

華德福教育是由德國人史坦訥Steiner創辦的, 這種學校與傳統學校最大的差異就是, 他們主張, 小孩子不應該被塑造來適應社會, 而是需要幫助他, 使他能發展出潛在的個人能力, 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個別差異, 了解個人特質, 並且深入幫助每一位學童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 教師與家長都要有種觀念, 就是個人性情或性向只是特質, 沒有好壞 這跟台灣家長所認知的觀念— 要跟別人競爭, 考高分考進好大學才是又乖又聰明的學生, 完全不同.

在這種學校裡 學生不會被打分數 所有科目也不會被分別教導 例如我們台灣國中小學的每學期各科教材, 基本上互相都沒有關聯, 各科得分開背分開學. 但是華德福教育主張讓小孩學習融會貫通, 了解各種科目的共同性, 這樣我們才能應用知識在生活上, 例如, 若這個月的授課主題是春天, 他們就會把春天這主題融入語文, 生物 ,化學, 藝術, 音樂裡, 甚至帶小朋友戶外教學, 親身體驗在課堂上學到的春天這種概念.

然而, 如同各國家教育體制,華德福學校的最後一兩年,要幫助學童轉型, 進入一般大學, 這時候家長與老師的工作更重要, 要輔導學童接受考試與打分數的概念.

然而, 我認為, 要送小孩上這種學校, 家長的觀念很重要, 若觀念如同傳統台灣家長: 就是把小孩送到學校 變成老師的責任, 老師要負責把我小孩教到考高分進好大學就是了, 若家長有一絲這種概念, 就完全不適合這種教育方式. 小孩需要爸媽的全力配合, 關心小孩的潛力培養, 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我認識的一些受華德福教育長大的德國朋友, 的確是比較有創意且思考靈活的一群人, 但他們也提到, 高中最後兩年真的很辛苦, 自由快樂貫了, 要拼考試真是很難適應的.

目前台灣也有幾所華德福學校. 若有家長不相信分數代表一切, 只希望陪小孩快樂長大, 且願意花時間精力在發掘自己的小孩潛力上, 華德福教育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Read more...

保護動物意識過高的德國人: 愛上船的天鵝



前幾個星期我讀到一則很可愛的新聞, 覺得德國人對尊重動物權益的意識真是望及項背的高阿...

布萊梅附近的一個城市敏斯特Münster, 城市裡有一個湖, 裡面住了幾隻天鵝.
天鵝通常都是成雙成對出沒, 然而, 一隻"被愛衝昏頭"的黑天鵝, 找錯了對象, 牠看上了一艘讓遊客自己踏著遊湖的碰碰船.

自從牠愛上這艘白天鹅造型的船後, 每天形影不離地跟在船邊, 連遊客在踏船時也不例外, 這隻黑天鵝沒有發現自己"愛錯郎", 每天都固執地跟著船的足跡. 這已經成為遊客爭相拍照的有趣奇景...

冬天到了, 湖將要結冰, 歷年來這些碰碰船都會被拖行到岸上的倉庫去保存, 明年春天才又拖回岸邊開放讓乘客遊湖用, 今年冬天, 他們遇上的問題就是, 那痴心的黑天鵝, 一定會想要跟著船, 若硬是把牠們兩個拆散, 黑天鵝難保不染上憂鬱症, 那該怎麼辦呢?

於是, 他們細心地幫黑天鵝在倉庫裡那艘船邊, 建造了一個小巢, 讓牠能待在愛鹅身邊過冬, 爲了牠, 還得加強空調與倉庫的舒適度, 就是給牠溫暖舒服的冬天.

我真的是笑著讀完這則報導, 真是好溫馨的新聞喔...

只是一隻天鵝, 爲了讓牠能過個開心一點的冬天, 還專程花費一筆金錢與時間爲牠改造一個倉庫. 這種事情, 應該只有尊重動物權過高的德國人會作吧! 台灣不知要到何時才能有這樣高的動保意識?

Read more...

我所知道的雅典 (寫於2003四月)

雅典,多優雅動人的名字。

未抵達雅典之前,我在心中已經畫滿了無數夢幻圖像。
我滿懷希望,一心想到這心目中的夢幻城市,尋找神話裡愛恨情仇的浪漫氣氛、登上神殿,感受希臘人對宙斯雅典娜的崇拜、並踏足古希臘哲學家當年互相辯証交鋒的聖地。

我心目中的希臘雅典,應該就像羅馬那樣,遍地古蹟,並且處處都有神殿,讓人目不暇給,眼花撩亂!
雅典的原名 Athena(英文Athens),指的就是雅典娜女神。典故由來如斯:

最初,一位菲尼基人在希臘南部的一塊巨石上建造了一個小城。
宙斯宣布,他要指派一位天神,當這城的守護神,這城市也將以其為名,並且。這城市將繁榮不朽。
兩位炙手可熱的神: 海神波賽頓(Poseidon)與智慧女神雅典娜,決定競爭到底以求名垂千古。
雅典娜造了棵橄欖樹,以象徵城市的和平與富庶。
而波賽頓,則在宙斯面前,騎著馬,用他的戰戟擊破巨石,以示他的力氣勇猛。
最後,宙斯判雅典娜獲勝,因為,宙斯已經厭惡了戰爭以及武力,他要這個城市,和平又富有。此城因此命名為Athena.

然而,歷史的發展,卻全在宙斯的盤算之外。
幾千年來,雅典歷經無數大小戰爭、掠奪、地震。宏偉古城的風情早已不存在。

從機場一直到市區的路上,我不敢相信,映入我眼簾的,盡是吵雜、髒亂的街道,以及兩旁如台灣二十年前的低矮老舊建築,什麼古蹟神殿,根本連塊大石頭的影子都沒瞧見。再者,雅典正在為2004年奧運趕工,到處都是工地。塵土飛揚,摩托車呼嘯而過,噪音與骯髒空氣,讓我完全夢碎,我失望得垮著臉. 興奮之情一掃而空.

傍晚,我與同行的S還是決定在晚餐前散步一番。

夕陽裡的雅典,還是一樣又吵又髒,路邊野狗野貓數量不少於台灣,我們邊散步,除了要躲不長眼睛的機車騎士,還要一邊注意別踩到狗屎。

在我正想宣布幻滅之時,S興奮的叫我抬頭看看: 透過烏煙瘴氣空氣,我見到一束束橘色的光,打在與我幻想中一模一樣的神殿上,就好像海市蜃樓,坐落在這渾沌城市東邊的小山丘頂。
那就是帕德嫩神殿—全世界最完整也最大最古的神殿。

原來,走在市區裡,只要抬頭看,都能見到這座神殿的一嶼。

橘色的光打在古神殿上,看起來,就如同月亮裡的宮殿,有點朦朧,但那形狀又是那樣端正四方,粗狀的石柱以及厚實的三角屋頂,跟希臘神話裡敘述的建築一模一樣。要不是神殿四方仍可見維修用的鷹架,我會覺得,那根本不是真的,應該那是我被骯髒空氣薰過頭後產生的幻覺吧!

散步過頭,晚餐時間開始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
依Lonely Planet的推薦,我們找到一家有名的希臘傳統小酒館(Tavern)。

看著高朋滿座的客人,見識到希臘人有名的大嗓門以及沒效率:
上菜速度之慢,客人大聲喧嘩,一群青少年甚至自備CD大聲放音樂、跳起傳統怪舞蹈來。

我們當下真是夠懊惱,整天呼吸髒空氣已經有點頭痛,肚子餓的要命外,上菜又遙遙無期,現在又被青少年震耳欲隆的音樂和舞蹈,搞得精神真是瀕臨崩潰!

原來,那是一群希臘高中生的畢業旅行,喧鬧的一行人裡,還包括了老師兩位以及一個老校長。老師和校長,連聲向我們道歉,我們強忍頭痛還是擠出笑臉說沒關係。

我們的晚餐也終於露面了, 當我們滿足地開始吃著希臘海鮮時,他們派對也進入了重點節目—就是砸盤子。

大家(包括校長與老師) 興高采烈地砸店家的盤子,邊砸邊跳舞,店家老闆居然也不動聲色。我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的畢業旅行預算裡,已經有一項 “賠償餐廳盤子”的款項,因為他們一high,必得摔盤子,這居然是希臘派對傳統。

他們跳的舞,跟台灣或歐美時下年輕人的流行音樂流行舞步,完全不一樣,那是希臘的傳統舞蹈,他們首先,會圍成一圈,中間則輪流推派一人當主角,那人必須solo一段高難度的“挑戰腰力之舞”:

基本上,就是隨音樂節奏,不斷重複地蹲下、站起來或跳躍,手和腳,則有時要揮舞、碰地或舉起,其中還加一些複雜的手勢。若大家覺得那位solo表現可圈可點,他們就會砸盤子以示歡呼。

跳的最好的是老校長,以他的年紀,體力真是驚人的好。飛跳、快蹲碰地都難不倒他,想必年年參加畢業旅行,經驗已經很豐富了!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那些青少年,開始邀請其他人客人一起加入,當時我藉著一點酒意,也應一位希臘妹邀請,跟她們學跳希臘舞,他們誇張地為我這位亞洲觀光客歡呼拍手,為我砸了幾個盤子。要不是當時我有點醉意讓我能如此放膽,我早就躲到桌底下去了。

這就是希臘人,熱情、樂天、友善。與你之間、絕無冷漠、絕無距離。

然而,他們卻不會讓外面的世界影響他們太多。
他們依尋自己的生活節奏,在他們的小天堂裡,享受傳統美食、聽希臘音樂、跳希臘舞。即使被譏笑為沒效率、民族性散漫,他們仍堅持自己的生活哲學。

我之前看了一篇報導,雅典在一八九六年後,終於又再度接手承辦奧運。
世界奧運總會,卻十分擔心,因為2004奧運開幕日期逼近,但雅典城市內,應該完成相關建設,卻進度嚴重落後,原因多半是,希臘人太過散漫不積極。

我們途經許多工地,果然只有小貓兩三隻。許多施工地段,根本還是一堆瓦礫,或只有鋼架,身為建築工程師的老S看了看旁邊的工程設計圖,邊笑邊搖頭地說,以這種速度或人力,明年奧運之前,若要全部完工,除非有外星人來幫忙蓋吧!

真是不可思議! 在這髒亂吵雜又擁擠的首都大城裡,住了六百萬人口,人民的生活步調,並沒有跟其他國家首都或大城一樣,受到壓力的驅趕而被迫加速緊繃。
相反的,二十一世紀的雅典,領著其他希臘城市,回歸到雅典娜女神當年期望的和平與無爭。

艷陽下的希臘工人們,喝著冰啤酒、邊談笑、邊對路過的年輕小姐吹口哨、拋媚眼。再抬頭看看陽光下米白色的帕德嫩神殿,我們找到了這城市獨一無二的浪漫吸引力。

Read more...

2008年3月1日 星期六

[紀錄片] Leni Riefenstahl 傳奇一生 (寫於2005年)



Leni Riefenstahl的紀錄片到手時, 我見到DVD封面上寫著這部片時間長達三小時, 原本很擔心自己没耐心看完這樣長的紀錄片. 看完之後, 我卻覺得, 這位德國傳奇女子的一生, 即使用三小時來拼湊, 還是不能好好交代很多精采細節...

Leni Riefenstahl是在德國家喻戶曉且極富爭議性的名女人.
她生於1902年 死於2003年 享年102歲

她作過舞者, 演員, 導演, 攝影師等職業, 作品藝術價值飽受爭議, 我之前在討論電影與攝影或藝術的書本雜誌上, 偶爾會看到她的作品介紹, 然而, 我是一直到上個月看了有關她的紀錄片後, 我才了解Leni Riefenstahl 一直被稱為傳奇性人物, 的確名副其實.

她的演藝事業, 是從舞者開始的, 她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跳舞, 到二十歲出頭, 那時無聲黑白電影開始在德國發行, 當時在德國最流行的電影, 是有關在大自然美景下拍攝的劇情片, 例如阿爾卑斯山的愛情故事等等. 她被那種人類努力想要爬上山頂, 征服大自然的毅力給感動, 她於是自告奮勇去試鏡, 開始當起演員來,.拍了一系列都以爬山或者山中小鎮為背景的愛情故事.

她邊當演員邊學習導演與剪輯, 於是在不到三十歲的年紀, 就開始導演起幾部電影, 她喜愛的題材也是跟登山有關, 例如, "山很險峻但是少女不怕困難也要登到山頂救男主角"之類的故事. 她的電影飽受好評, 也受到當時崛起的納粹黨的注目, 希特勒幕僚開始延攬她拍攝納粹宣傳片, 她拍的宣傳片, 突破了很多美學傳統, 在二次大戰還沒有爆發之前, 她拍的片還在威尼斯影展得最佳紀錄片獎.

然而, 她與納粹的要好關係, 讓她在二戰之後, 聲名狼藉.

她替納粹的宣傳影片, 尤其是Olympia, 紀錄由希特勒政府在三零年代主辦的柏林奧運會紀錄片, 影片裡面充滿創新的美學手法, 拍出了運動員的健美體態. 當然, 這些全被後人解讀為散播納粹思想裡的"優秀民族"意識形態.

戰後, 沒有人願意再雇用她. 沒有人願意再與她有任何工作上或私底下的往來. 她還不到四十歲, 就從以往的大明星導演, 變成被全德國社會唾棄的代罪羔羊.

這樣的日子過了二十幾年, 到了七零年代, 當大家慢慢擺脫二戰的夢靨後, 她終於可以開始她事業的第二春- 攝影. 她在六十歲時, 獨身到了非洲, 與非洲一部落 Nuba 一起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 拍了多很精采的照片,
她特別讚賞這個非洲部落, 因為這部落的人特別健康與強壯, 且是天生的藝術家, 在她的照片集裡, 男人每個都是像在健身房練過的肌肉男, 臉上塗滿了親手設計的幾何彩繪. 她的照片集在歐洲出版後大賣, 她的名字又開始出現在報章雜誌上, 然而, 由於她的納粹背景, 還是有很多人把她與法西斯主義聯想在一起. 於是, 很多人又開始舊話重提, 由Susan Sontag批評她的文章最為直接, 指出這些攝影作品背後隱藏的法西斯意識型態. 當然, 她年輕時拍的一系列有關爬山的電影, 也一併被Sontag解讀成崇拜獨裁者的象徵,

Riefenstahl畢生都強烈反駁, 在這部紀錄片裡也一樣, 這位高齡九十歲的阿婆, 抓著導演的手臂, 嘶聲力竭爲自己辯駁著, 她當初替納粹拍宣傳片, 完全只是藝術工作,跟政治無關,而山的電影與非洲部落的照片, 也全部都只是藝術, 她就是很愛大自然所創造出來的完美. 至於與納粹的牽連, 她是無辜的.

不過, 她還是沒有被世人的批評給擊倒, 她在七十五歲時, 考了潛水執照, 開始她海底攝影的工作, 又發表了一系列海底作品, 我看的這部紀錄片, 拍攝於1992年, 當時她已經90歲. 為了紀錄片的拍攝, 她還潛到海底與鯊魚玩樂拍照, 我看到這一幕真是不敢相信: 一位老阿婆, 一輩子都被世人指責, 卻還是對世界各角落都一樣充滿好奇心. 不放棄探索新事物, 她一直潛水攝影, 到95歲才停止, 停止的原因, 居然還是因為她某次到非洲的攝影時, 直昇機失事, 她身受了重傷後體力不如從前, 才無法潛水.

我看完她的紀錄片, 我真的有種下巴要掉下來的感覺:

姑且不論她是否骨子裡就是個納粹份子, (畢竟, 藝術作品就是如此, 即使作者本身自己否認, 任何詮釋者還是可以輕易地加諸他有意從中找出意識形態. 她是不是假藝術真納粹, 端看從哪個角度去解析罷了) Leni Riefenstahl受困20年, 那也是人生原本應該最有發展的20年, 一直到六十幾歲, 還是不放棄追求她所愛的藝術, 即使世人指著她的鼻子指責怒罵, 也不能改變她對人生樂觀的態度. 她活到102歲才辭世, 雖世人對她褒貶不一, 但沒有人不佩服她對追求精采生活的熱情.

這個社會, 每天透過媒體報章不斷地要我們去相信某種普世的單一價值, 我們就這樣無助地被轟炸著, 對這單一價值的信仰就這樣長駐腦子裡, 生活與習慣只有單一目標的情況下, 我們自然而然忘記, 其實每人, 無論什麼年紀, 都有能力去探索追求更多的可能性. 端看我們還能不能提起這股衝勁而已.

Read more...

被剝奪新鮮感的觀眾


我上週專程去了一趟市中心的書店, 想找一部我很想看的法國60年代導演楚浮的一部電影, 其法文原本片名以及英文的影片翻譯都叫做 "密西西比的美人魚". 那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驚悚電影.

我到了書店, 問了店員有沒有賣這部片的DVD, 她在電腦檔案上找了半天, 本來說沒有, 在我要離去之前她才說, 阿! 找到了! 原來, 這部片翻成德文片名居然改叫做 "假新娘的秘密" Das Geheimnis der falschen Braut.

她把DVD交到我手上後, 我心就涼了半截...
基本上我為了想要保有看這部驚悚電影的刺激感, 特地完全不讀所有影評或簡介, 我完全不想事先知道內容在演什麼.

結果這自以為灑狗血的德文片名翻譯, 把我的計畫全破壞. 那還用說嗎? 這部片就是在講有一個女的用假身分嫁給某男且背後有一個大陰謀.

看到這片名, 我已經有點不滿,結果我翻開那DVD封面, 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張張的劇照, 我真的一肚子火

因為劇照有五六張左右, 很盡力的把裡面會發生的內容全部都公佈出來: 第一張就是一對男女的豪華結婚照, 第二張是那個男女的恩愛照, 第三張是男的拿槍指著女的, 女的身穿很俗的酒女服, 第四張是兩人手牽手逃命的樣子,... 我只是打開DVD內頁, 外加title的指點, 無論是誰都可以看圖說故事完全猜出劇情吧?!
那無非是一個美女冒充某身分嫁給某有錢男, 結婚之後很恩愛, 但某天一定女的拐了男的錢跑了, 但揮霍光可能只能下海當酒女, 但那有錢男不罷休找到了她, 想殺死她但是又下不了手, 結果可能發生某事後兩人就得一起亡命天涯...

我當下真的是一把火, 有點不想買了. 但是又很不甘心, 我還是買了那部片, 看了電影, 果真, 前四十分鐘, 觀眾理應不該知道那是假新娘, ok, 片名翻譯已經破壞導演40分鐘的用心良苦, 之後更別說了, 劇情跟我想的就是八九不離十. 法文原本的片名是 "La Sirene du Mississipi", Sirene是傳說中的美人魚, 男人聽到她的歌聲會想要接近但卻會遭遇不幸. 這種象徵性的片名正好點出這片裡那美女的魅力, 但就僅只如此. 這部片在六零年代是有名的Thriller驚悚片, 但一到德國, 整部片根本讓德國商人庸俗Marketing Strategy市場策略, 給搞成一部浪漫劇, 什麼該有的懸疑刺激都飛了.

有時報章雜誌上的電影介紹以及影評也是會讓人為之氣結, 因為, 因為劇情多半會被他們全盤托出, 外加上他們個人的詮釋與價值判斷. 觀眾讀過這一些後才去看電影, 當下會有的衝擊或刺激, 效果全都減半了. 沒有考量到這點而寫出的影評, 真不知功用是在用心推薦一部好電影還是剝奪觀眾看電影的樂趣,或者甚至在改變一部電影的genre類型, 例如, 看驚悚片時觀眾失去的驚悚的感受, 只剩下看男女主角的相愛故事, 這部片的類型馬上被影評改變了..

或許, 影評真正的正面功用在, 當自己看完電影後, 若想聽聽別人的意見與詮釋, 影評家提供了他們的個人觀點. 你可以相信也可不相信, 起碼你之前已經實實在在地切身經歷導演安排給你的震撼與新鮮感了.

Read more...

一樣的寓言故事 解讀真不同 (寫於2006年四月)

復活節連續假期, 德國一些廣播頻道, 會播一些由牧師講述的寓言故事, 牧師講完小故事後就會解釋其中的道理, 有次我與德國同事們一起吃中飯,餐廳裡正好撥出這樣的廣播節目, 主持人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有一個富商, 他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勤奮努力跟著爸爸做生意, 小兒子則是每天偷懶閒晃, 有一天, 小兒子跟富商說, "我想要預支遺產, 我想要現在就領我應該得到的錢, 然後自己去外面闖蕩"
富商因為太疼兒子, 所以給了他一半的財產. 小兒子於是拿了很多錢財, 到外頭去生活, 由於他從小優渥懶散, 所以到外頭去, 很快就把所有的錢揮霍完. 錢財散進, 身無分文, 他變成乞丐, 沿街乞討, 没臉回家見父親.

有一天, 他在街上乞討時, 富商經過, 見到長久以來音訊全無的兒子居然變成乞丐, 非常驚訝與傷心,馬上把他接回家住, 再度給他吃好的穿好的, 重新接訥他.

大兒子看到這一切, 心理很不是滋味, 跟富商抱怨說 "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我一天到晚工作, 小弟則是玩樂, 到最後把錢全部都花光, 你怎能就這樣讓他回來繼續花用我們的錢?!"
富商回答說,"但他還是我們的兒子阿, 我們還是要接訥他阿, 讓他回來過好生活..."

寓言故事到這裡就結束進廣告了...

我聽完, 滿臉疑惑, 我問我德國同事們, "就這樣喔...這寓言故事到底是要表達什麼阿?"
他們則是不敢相信我無法從故事內容理解這故事想表達的道理, 他們認為這真是明顯不過了

我覺得, 這種故事在亞洲, 應該被解讀成為,
第一, 人應該要勤奮, 要不然即使有錢也會坐吃山空, 最終還是要變乞丐,
第二, 父母不能太寵兒女, 要注重教育, 要不然會教出敗家子.

然而, 寓言故事這種文類(Genre), 通常應該只會講述單一種道理, 畢竟這種故事是給普羅大眾包括小孩讀的道德教育類故事, 所以故事結構要明顯易懂才符合這種文類的目的, 尤其是, 故事劇情架構應該通常要是:

1. 某人因為不了解某個價值觀所以犯錯-
2.犯錯以後有了不好的後果,-
3. 之後終於有人點醒或自己覺醒該遵循的道德

所以, 我覺得剛剛聽到這寓言故事並不是好故事, 不太能讓人剛聽完馬上理解它想表達的道理是哪一個, 要我解讀我就能想出以上兩種重點..

我講完這些, 我德國同事都覺得很好笑, 因為我這孔夫子教育下長大的學生, 與歐洲人解讀同一個故事真是大不相同, 基本上, 對他們來說, 這寓言故事根本跟我們中國人的重點道德:勤奮與教育, 完全扯不上關係.

那富商代表是上帝, 小兒子代表的是一般人,也就是迷途的羔羊, 大兒子代表的是不了解上帝恩典的人,
基本上, 所有人, 不管他有多迷惘, 誤入歧途, 只要到最後還是回到上帝的身邊, 都可以被重新接訥.

若這樣解讀,這故事就符合以上我說的架構,
1. 某人不了解某個價值觀而犯錯--犯錯的居然是不懂上帝包容大眾的大兒子,
2. 犯錯以後, 還去跟上帝抱怨,
3. 最終由上帝來跟他解釋道德, 就是應該要包容所有迷途的羔羊

廣告完, 主持人果然開始講起道理, 果真就是德國同事引述的那樣呢..

我只能說, 在這種時刻, 我又發現, 自己這土生土長的台灣學生, 受亞洲道德與文化教育的影響有多深,
很多本來都以為習以為常的事物甚至道德觀念, 其實, 在這世界上, 是由很多不同的人由不同的角度來解讀的...

在這故事裡, 我們亞洲人或許會想要去處罰小兒子, 到了歐洲, 反而變成是大兒子的錯,
那其實, 到底有什麼是真的是對錯, 只是角度不同罷了吧..

Read more...

認識新朋友"河童"

最近我們系上的來了一個新博士生, 是一個看起來很靦腆的德國男, 照慣例他開始跟大家一起吃午餐, 前幾天吃午餐時, 我問他是德國哪裡人, 他告訴了我他令人難以想像的"身世"...

原來, 他無法說出他是從哪個城市來的, 因為他父母的工作是"船長", 他們的職業並不是開船去遠洋捕魚之類的, 而是在德國以及鄰近國家的內陸河上開貨船, 一年四季都不一定在哪條河流送貨, 所以他們以船為家, 他從小就是個"河童", 跟著爸媽, 在不同的河流, 不同的國家來來去去, 一直到學齡, 他就進一所專為這些"河童"們所辦的中小學寄宿學校, 一放假就看父母船已經開到哪裡, 他就被送回船上跟爸媽會合. 所以在他人生字典裡, 沒有"hometown 家鄉" 這個詞.

真是不可思議的童年, 他當然不是像Oliver Twist這樣的無家可歸, 只是他對家的定義與感覺都跟我們其他人不同.

若提到"家"這字, 大多數人都有穩定的感覺, 因為它最起碼也會由一個屋子組成, 無論屋子大小好壞, 起碼是實實在在的杵在那裡. 所以只要講到家這字, 我們心理的即刻反映應該最起碼是靜止的是穩定的. 所以, 若我們離開"家"出外旅遊打拼, 我們能使用的字例如 "流浪","漂泊", 都跟水有關, 也就是說, 離開家的心理, 就如同坐著船上下搖晃不穩定的感覺.

但對我河童新朋友就不一樣了, 對他來說, 提到"家"與"家人"這概念, 他內心的直接反應, 應該就是隨著河流上下搖晃的感覺. 當他外出求學與工作, 反而到達了陸地上穩定了起來.

這真是有趣, 他對"家"的定義與感受, 如此與眾不同. 我得多觀察這位新朋友, 我相信在他身上鐵定有更多顛覆大多數人都有的一些概念.

Read more...

電動蜘蛛,艾波機器狗與超級瑪莉 (寫於2006 April)

『外表』有多重要? 有很多人愛名牌, 賺得錢多半花在買行頭上, 生活上最在意事的莫過於自己外表看起來是不是最稱頭的.

到底『外表』看起來怎樣, 對你在社會上跟別人的互動, 有多大的影響呢?
我三月初去看一些同事作實驗, 這個問題的解答, 似乎隱藏在裡面...

我老闆貝特曼阿伯旗下有一組研究員, 專門研究人類描述方向與地點的語言使用, 以探討人類對空間概念的認知 (Spatial Cognition). 他們的實驗之一, 就是人類對機器人的操控.

基本上他們有一個大實驗室, 裡面有一堆怪機器人, 外表功能形狀都不一, 所有機器人都已經輸入了語言辨識系統, 受試者必須在一個大房間裡, 聲控一個機器人, 完成某些簡單的任務, 大房間內各處都有任務區,還有一些障礙物, 受試者必須用詳細的語言描述來指使機器人, 讓它安全地移動到任務區完成任務. 研究員會全程錄下這些受試者的動作與話語.

上個月, 其中一個跟我比較熟的研究員Elena, 找我幫忙操作錄音機, 我於是與這個小組一起看實驗, 錄完音之後, 他們又播了一些之前作實驗錄下的資料, 我們所有人看了錄影, 簡直都要笑翻了.

這次實驗的機器人主要有三個, 一隻看起來有點噁心的電動蜘蛛, 一隻Sony牌的艾波機器狗, 與一個身高約145, 面色鐵青無表情, 戴金色假髮穿藍洋裝的女機器人瑪莉.

基本上他們要完成的任務都很簡單, 不外乎是去某地點按一下按鈕, 或者扯一下藍線等等, 無論是蜘蛛, 艾波或者瑪莉都可以輕易完成任務.

但是實驗結果卻發現, 大多數受試者明明知道這三隻都是機器人, 卻會因為機器人的外表, 而運用不同的語言與態度.

例如, 多半受試者對蜘蛛都不給好臉色, 都用指使的口氣 蜘蛛走太慢, 有人還會不耐煩抱怨, 叫蜘蛛『給我滾快一點』有些女學生根本不願意靠近那蜘蛛, 硬是叫它去完成一些離她比較遠的任務,
至於艾波, 很多人都把他當真的狗來對待, 語言的使用就像在跟寵物或小孩說話一樣, 『乖喔, 過來』『我們散步過去那裡好嗎』受試者會用『我們一起』來代替『你去』, 發號師令時比較像安撫, 不像命令蜘蛛那樣無情. 完成任務還會拍拍艾波的頭.

最好笑的就是受試者與面有菜色的瑪莉作實驗時, 還真的把它當小姐來對話, 瑪莉要碰到障礙物, 有些人居然還會要它小心點, 有學生還會拉她的手一起去完成任務. 多數人跟瑪莉說話時還會用德文的'敬稱語' 形式『不知您是否可以去那裡一下..』任務完成後還會向瑪莉說謝謝.

這個實驗也太有趣了, 即使大家知道蜘蛛,艾波與瑪莉其實根本沒有能力上的差別, 只因為外表的差異, 就不知不覺影響他們的態度.

我們大家都說, 這實驗結果證實『外表』對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重要性, 難怪有這麼多人愛打扮愛名貴行頭, 因為他們想要爭取與別人互動時, 第一時間就能獲得肯定與好感.

我的指導教授 (一個嚴重不注重外表, 每天都穿同一套衣服鞋子的矮胖中年男子)卻還是點醒大家: 他認為, 這個實驗的結果, 充其量只能有得出這樣的結論:

外表要加分. 是對陌生或不甚認識的人才有用, 當你跟這些外表如同瑪莉一般光鮮亮麗的人在一起久了後, 發現他其實跟蜘蛛與艾波能力差不多, 你就會對他的期望落空, 更是認為他光鮮亮麗外表是多餘可笑的. 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再作實驗看看, 若讓受試者與三個機器人繼續連作兩個星期的實驗, 到最後, 或許言語使用不但不再有差別. 甚至有可能對瑪莉才是最失望導致最不耐煩的呢.

Read more...

你有一顆善良的'肝' (寫於2006 March)

去年我們語言所辦了一個博士生研討會, 所以博士候選人都要在全系教授與學生面前發表自己的論文內容與大綱, 這兩天的研討會辦下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研究, 是在排在我前面的那一位印尼學生.

她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印尼語裡隱喻詞(metaphor)的用法', 尤其是'器官'的隱喻.

例如, 我們中文的相關器官隱喻是, '你傷了我的心', '大膽', '肝腸寸斷'...等等

事實上, 我胸腔裡的心臟並不會真的被你傷到, 你也不知道我的膽有多大一顆, 肝與腸也不是真的斷。在這裡的器官詞就是隱喻用法。 

而在英文德文中文等語言的器官隱喻,又以『心』為主,尤其是用在要表達情緒時,
例如中文的 『開心』『心痛』『用心想』...英文的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don't lose heart, heart-to-heart...還有要表達重要性時,例如中文的『中心』『心臟地帶』..英文的the heart of the capital, heart of the dispute..  

然而掌握情緒與思考的中樞其實全在腦部,為何大家都借『心』來表達?
其中一大原因是以前人們還不知道腦部是神經中樞,且我們有任何情緒波動,就會有血壓上升心跳加快的症狀,有時太激動連自己的心跳都聽得見,所以心就被認為是與情緒最相關的器官。

事實上,語言的使用與人類對各種現象的認知,有很大的關聯,所以心理語言學的範疇之一,就是在探討語言使用與人類對所有現象的認知,在某些太平洋小國的語言,甚至把女人,火與危險的物品歸同一類。他們對這三者的認知居然是一樣的。

這位印尼學生收集了印尼語裡器官隱喻用法,她的資料讓大家都瞪大眼睛,因為在印尼語裡,居然『肝』是最重要的器官,例如他們會說,『我的肝真緊張』,『你有一顆善良的肝』, 『你的絕情傷了我的肝』,『這個議題是我們討論的肝』,『你要好好用肝想想』,... 

她的研究還沒有結束,但以她的推論,原因在古印尼有一個給神獻肝的傳統,古早時期,要祈求平安風調雨順,他們會取動物的肝祭拜神明,她認為這肝的用法與這傳統有直接關聯。

但是我們底下觀眾提出質疑,因為我們認為,這有點本末倒置。

應該是,古印尼人的認知,必定本來就認為肝很重要,所以才會想捐肝給神明以示忠誠,同時,也在語言上用很多肝的詞,所以,應該是先有對肝認知,才有習俗與語言的生成。

總之,我真是引頸期盼她的研究結果, 不久前遇見她,我們還互相鼓勵了一番, 大家都要『用肝努力』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