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日 星期六

[紀錄片] Leni Riefenstahl 傳奇一生 (寫於2005年)



Leni Riefenstahl的紀錄片到手時, 我見到DVD封面上寫著這部片時間長達三小時, 原本很擔心自己没耐心看完這樣長的紀錄片. 看完之後, 我卻覺得, 這位德國傳奇女子的一生, 即使用三小時來拼湊, 還是不能好好交代很多精采細節...

Leni Riefenstahl是在德國家喻戶曉且極富爭議性的名女人.
她生於1902年 死於2003年 享年102歲

她作過舞者, 演員, 導演, 攝影師等職業, 作品藝術價值飽受爭議, 我之前在討論電影與攝影或藝術的書本雜誌上, 偶爾會看到她的作品介紹, 然而, 我是一直到上個月看了有關她的紀錄片後, 我才了解Leni Riefenstahl 一直被稱為傳奇性人物, 的確名副其實.

她的演藝事業, 是從舞者開始的, 她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跳舞, 到二十歲出頭, 那時無聲黑白電影開始在德國發行, 當時在德國最流行的電影, 是有關在大自然美景下拍攝的劇情片, 例如阿爾卑斯山的愛情故事等等. 她被那種人類努力想要爬上山頂, 征服大自然的毅力給感動, 她於是自告奮勇去試鏡, 開始當起演員來,.拍了一系列都以爬山或者山中小鎮為背景的愛情故事.

她邊當演員邊學習導演與剪輯, 於是在不到三十歲的年紀, 就開始導演起幾部電影, 她喜愛的題材也是跟登山有關, 例如, "山很險峻但是少女不怕困難也要登到山頂救男主角"之類的故事. 她的電影飽受好評, 也受到當時崛起的納粹黨的注目, 希特勒幕僚開始延攬她拍攝納粹宣傳片, 她拍的宣傳片, 突破了很多美學傳統, 在二次大戰還沒有爆發之前, 她拍的片還在威尼斯影展得最佳紀錄片獎.

然而, 她與納粹的要好關係, 讓她在二戰之後, 聲名狼藉.

她替納粹的宣傳影片, 尤其是Olympia, 紀錄由希特勒政府在三零年代主辦的柏林奧運會紀錄片, 影片裡面充滿創新的美學手法, 拍出了運動員的健美體態. 當然, 這些全被後人解讀為散播納粹思想裡的"優秀民族"意識形態.

戰後, 沒有人願意再雇用她. 沒有人願意再與她有任何工作上或私底下的往來. 她還不到四十歲, 就從以往的大明星導演, 變成被全德國社會唾棄的代罪羔羊.

這樣的日子過了二十幾年, 到了七零年代, 當大家慢慢擺脫二戰的夢靨後, 她終於可以開始她事業的第二春- 攝影. 她在六十歲時, 獨身到了非洲, 與非洲一部落 Nuba 一起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 拍了多很精采的照片,
她特別讚賞這個非洲部落, 因為這部落的人特別健康與強壯, 且是天生的藝術家, 在她的照片集裡, 男人每個都是像在健身房練過的肌肉男, 臉上塗滿了親手設計的幾何彩繪. 她的照片集在歐洲出版後大賣, 她的名字又開始出現在報章雜誌上, 然而, 由於她的納粹背景, 還是有很多人把她與法西斯主義聯想在一起. 於是, 很多人又開始舊話重提, 由Susan Sontag批評她的文章最為直接, 指出這些攝影作品背後隱藏的法西斯意識型態. 當然, 她年輕時拍的一系列有關爬山的電影, 也一併被Sontag解讀成崇拜獨裁者的象徵,

Riefenstahl畢生都強烈反駁, 在這部紀錄片裡也一樣, 這位高齡九十歲的阿婆, 抓著導演的手臂, 嘶聲力竭爲自己辯駁著, 她當初替納粹拍宣傳片, 完全只是藝術工作,跟政治無關,而山的電影與非洲部落的照片, 也全部都只是藝術, 她就是很愛大自然所創造出來的完美. 至於與納粹的牽連, 她是無辜的.

不過, 她還是沒有被世人的批評給擊倒, 她在七十五歲時, 考了潛水執照, 開始她海底攝影的工作, 又發表了一系列海底作品, 我看的這部紀錄片, 拍攝於1992年, 當時她已經90歲. 為了紀錄片的拍攝, 她還潛到海底與鯊魚玩樂拍照, 我看到這一幕真是不敢相信: 一位老阿婆, 一輩子都被世人指責, 卻還是對世界各角落都一樣充滿好奇心. 不放棄探索新事物, 她一直潛水攝影, 到95歲才停止, 停止的原因, 居然還是因為她某次到非洲的攝影時, 直昇機失事, 她身受了重傷後體力不如從前, 才無法潛水.

我看完她的紀錄片, 我真的有種下巴要掉下來的感覺:

姑且不論她是否骨子裡就是個納粹份子, (畢竟, 藝術作品就是如此, 即使作者本身自己否認, 任何詮釋者還是可以輕易地加諸他有意從中找出意識形態. 她是不是假藝術真納粹, 端看從哪個角度去解析罷了) Leni Riefenstahl受困20年, 那也是人生原本應該最有發展的20年, 一直到六十幾歲, 還是不放棄追求她所愛的藝術, 即使世人指著她的鼻子指責怒罵, 也不能改變她對人生樂觀的態度. 她活到102歲才辭世, 雖世人對她褒貶不一, 但沒有人不佩服她對追求精采生活的熱情.

這個社會, 每天透過媒體報章不斷地要我們去相信某種普世的單一價值, 我們就這樣無助地被轟炸著, 對這單一價值的信仰就這樣長駐腦子裡, 生活與習慣只有單一目標的情況下, 我們自然而然忘記, 其實每人, 無論什麼年紀, 都有能力去探索追求更多的可能性. 端看我們還能不能提起這股衝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