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紀錄片, 出乎我意料的是, 電影片名的兩個主題"亞洲之旅"與"尋找和諧", 如同近乎平行的兩條線, 交集少的可憐.
首先, "亞洲之旅"這部份, 是由導演側拍巡迴演奏的片段組合而成的. 例如, 整個樂團, 第一個到達的城市, 是北京, 電影裡當然不免俗有天安門廣場老人下棋打太極, 小巷, 攤販, 等等典型的中國城市風景. 而這條巡迴紀錄的故事線, 就如同預告片提示的, 表面上的確穿插著對指揮賽門拉圖以及幾位柏林愛樂成員的訪問.
然而, 讓我失算也失望的, 是音樂家訪談的內容, 與整個亞洲巡迴演出, 並沒有多大的關連,
這些訪問, 多半是在飯店房間裡面進行, 問題包含音樂家們自己對人生, 音樂生涯, 自我, 與和諧等觀念的看法, 這些訪問企圖交代出第二個電影title"尋找和諧". 然而, 訪談內容, 很諷刺地太過於"自我"---音樂家只談自己在歐洲的音樂工作還有他們自己對和諧的定義.
也就是說, 若這些訪談, 沒有巡迴側拍的陪襯, 也是可以單獨剪成一部影片, 可叫作"歐洲音樂家們所知道的和諧". 同樣的, 那些測拍, 也可以獨立成為一部"柏林愛樂訪亞洲"的短片.
兩主軸唯一有交集的時刻, 是訪談時, 若音樂家有提到一些詞, 側拍部份會剪出碰巧對應的片段, 例如, 某音樂家提到她從小到大, 在眾人前, 要展現的從不是她自己, 而是她的音樂. 所以她認為她的自我, 躲入了音樂背後. 而這部份訪談, 穿插了這位音樂家在北京廣場單獨散步的景象當陪襯, 僅此而已. 亞洲文化, 只透過這些已經讓歐洲人在電視電影裡看過上百次的典型亞洲風情來傳遞, 並沒有太大的創新.
所以, 這整部片的架構, 並非我之前所想像的因/果論述---我原本以為, "亞洲巡迴"與"尋找和諧"這兩主軸, 是緊密結合的, "因為"有這亞洲巡迴, 才有找到和諧的"結果".
相反的, 從頭到尾, 就是訪談, 側拍, 再訪談, 再側拍...表面上, 兩部份的確穿插地剪輯展現, 實際上. 那是兩條故事意義幾乎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假若這部電影, 是我原先想像的那樣, 讓音樂家多講點這次旅程的感想, 以及亞洲文化洗禮與自己的心路歷程的關連, 我想, 這部片會十分有價值地展現出, 音樂家對亞洲的感想, 是如何激發出歐亞文化的大方向比較.
再者, 讓我覺得有點不滿的是, 他們在台灣受到熱烈歡迎, 年輕粉絲們把當柏林愛樂當偶像歡呼的這個經驗, 在某音樂家的訪談被提起, 他的解讀居然是, "可見他們有多飢渴於歐洲的樂團, 他們根本沒有像這樣子的精神食糧..."
拜託! 若導演作點research, 應該會知道, 台灣也有很多活躍的樂團, 台灣年輕人喜愛古典音樂或學樂器的比例, 遠遠大過於歐洲人. 更別提台灣人, 對外國朋友總是友善熱情了. 這才是台灣年輕人這樣熱情歡迎他們的緣故阿.
電影結束後, 德國觀眾陸續離席, 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從電影裡感受到亞洲文化的和諧? 我聽著柏林愛樂演奏的貝多芬交響曲, 在腦子裡整理起一些觀後感. 我的結論是, 本片除了有讓人感動的柏林愛樂演奏外, 這部電影的預告片與片名, 看起來似乎著重找尋跨文化的和諧精神, 然而, 影片本身的論述與架構, 卻完全展現了歐洲人愛以自我為中心解讀世界的特點, 簡直是一大諷刺阿.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紀錄片] 柏林愛樂的Trip to Asia (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意見:
框框之外還是框框
滿好笑的
人真的很難跳脫自己既定的思維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