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日記] 又見bitch小姐 & 生活啊生活

1. 上周去當一位博士生的答辯委員. 想不到我的德國演藝界名人同事Bitch小姐(請參考此舊文: 勇闖德國情色藝能界的大學講師--Bitch小姐) 居然也到場. 已經好久好久沒有看見她, 只聽說她因為趕通告錄影, 忙到已經無法在系上開課, 所有系上會議, 她也完全缺席. 果然, 學業與演藝事業難兼顧, 真是全球通行的事實阿!



所以上週看到她, 令我驚訝萬分, 尤其是前幾週我才看過她演的電影Chiko(這是Trailer), 她飾演一名妓女, 作風言行照例大膽. 其實我已經很習慣看到她在媒體上裸露或者罵髒話, 但這位電影裡的人物, 上週走到我面前, 還跟我討論博論送交的細節, 簡直一切都太虛幻了. 那位答辯博士生的太太當天有拍照, 有把我們兩個人的交談畫面拍下來, Well, 我想我就不便把照片貼上來了....

第一是因為我若没經她同意貼照片, 可能會被她告侵犯肖像權, 到時我們的新聞一定會上德國版蘋果日報"畫報Bild Zeitung", 我可不想因此上八卦報, 讓人以為我也很想红啊.

第二是因為, 與她合照完全是個失策, 我站在她身邊整個人氣勢都弱掉, 她上周雖然衣著以近乎平民化, 但照片上誰是藝人誰是路人也太明顯了吧. 難怪我今年夏天去上海時Nicole對我的時尚感之低落深表憂心, 上次去希臘開會前她居然還在mail裡提醒要我別穿太難看, 這次收到與Bitch小姐的合照, 我完全明瞭Nicole的耳提面命果然是有根據的.

2. 上週布萊梅大學正式開始上課, 我的研究室外面走廊每天熙熙攘攘地, 整個校園又熱鬧了起來.

我這學期的課被排在周五下午, 這是個好時段, 很多德國大學生周五下午都不愛排課, 所以來修這堂課的人就不會太多. 我心裡的理想人數是一班有20人, 無論分組討論或者期末報告, 這人數通常是最好掌控的, 多於25人, 就很難關注到每個學生的狀況.

這學期我老闆又派我開一堂叫做Language and Film的課, 這種Title老是會吸引一堆大學生來修, 大家一開始都以為就是看看電影討論劇情吧. 兩年前我上過一樣的課, 學期一開始來了快五十人, 兩星期過後, 他們發現原來没那麼好混, 走了一半. 學期末, 只剩下十人真的拿到學分.

德國的系統跟台灣或英國完全不一樣, 德國學風以"自由"為主. 台灣或者英國的大學生, 若想修任何一堂課, 確定選修了就不能中途退出, 否則視同被當, 德國就不一樣, 你何時想退出都可. 這對老師來說簡直麻煩透了, 有幾次學期一開始就安排好的分組與課堂報告順序, 都因為很多人臨陣脫逃而整個打亂.

上週五我的課室裡坐了26個德國大學生. 照例來了很多金髮的年輕女生, 每位髮型衣著裝扮都是很類似的款式, 對我的亞洲眼睛來說, 她們的外表相似度真的很高. 然而, 課堂的Discussion是打分數重點之一, 所以, 我必須很快速地記住所有人的名字, 相貌與課堂表現. 這總是毎學期開始的首要艱鉅任務...

3.

十月底學校正式上課後, 周一到周五每天生活似乎陷入了無止盡的忙碌, 不過, 我反而找到了一定的生活韻律: 周五要上課, 周四要備課. 一周失去了兩天, 我周一到周三反而更能靜下心來專注作份內的工作. 周六偶爾加班, 周日可以放鬆. 有這樣的生活韻律, 反而比開學前有時渙散有時緊繃來的健康一點.

我一直以來, 常會被自己的行動力給嚇到, 只要我有興趣, 決定想作的事情, 我總是可以二話不說立刻就作, 可持續好幾小時, 好幾天, 好幾星期, 好幾個月的專注, 仍能保有興奮的衝勁, 直到作出成績為止. 但我最厭惡自己的, 就是個性另一頭的極端, 只要我沒有太大興趣的事情, 無論什麼理由甚至威脅, 都無法讓我不厭煩, 不找藉口排斥與托拉。 所以我應該慶幸自己選了這行業, 我想, 像我這種找不到平衡點的人, 是無法在任何業界商界打滾的...

4.
上週還在希臘看海閒晃, 這周已回到工作崗位, 年底要回台灣, 明年夏天幾個開會行程也差不多排定. 每年就是這樣不停的飄來飛去. 能夠有機會踏足世界各角落是令人興奮的. 但年紀越大, 坐飛機對我來說越是痛苦厭煩. 有一次讀到電影導演Orsen Welles說過的話--- There are only two emotions in a plane: boredom and terror. 這讓我再同意不過了...

Read more...

胡佳獲歐洲人權獎: 德國報紙的評論

上週四European Parliament歐洲議會不顧中國的抗議, 頒發人權獎(Sakharov Prize for Freedom of Thought)給正在坐牢的中國維權人士胡佳, 外加德國總理Merkel人正好在北京參加ASEM(Asia-Europe Meeting)商討金融危機,上週連續幾天,德國媒體不論立場左右,都針對胡佳獲獎的新聞刊出評論。基本上多數媒體都對中國向歐洲的威脅表示厭惡,但也都認為不管怎樣抗議,歐洲與中國,仍因現實利益,終究需要彼此。

台灣對這件事似乎沒有多太多著墨,以下我整理節譯了幾段這幾天在不同報紙陸續讀到的評論。

明鏡周刊 (Spiegel):

儘管中國不斷的警告語施壓,歐洲議會上周四還是決議頒發象徵最高榮譽的人權獎給胡佳---這位為愛滋病患人權、民主與宗教自由奔走努力,卻被裁定"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而入監的維權人士。

此決定的公布,正好落在極為敏感的時間點---這幾天,歐亞43國正在北京召開ASEM,討論全球金融危機的對策。消息一公布,北京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立刻致電抗議歐洲議會頒獎給"罪犯"的決定,並且向歐洲指出,周四的決議已經算干涉中國內政、違反了"各國應該互相尊重、平等對待"的全球共識。

中國駐歐大使從十月起,屢次對歐洲議會主席Hans-Gert Pöttering施壓,若頒獎給中國罪犯,等於是直接危害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北京之前也用同樣的手段,針對胡佳提名諾貝爾和平獎,提出警告。

然而,上周四Pöttering公布此項決議時,仍形容胡佳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人權戰士",並明確表示:"我們這項決定,正象徵歐洲議會將繼續支持那些在中國內部為人權奮鬥的勇士。


中間偏右的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在議會公佈頒獎決定後,中國幾星期來的施壓手段即宣告失效,之後他們居然用"干預內政"的荒謬藉口來抗議。中國官方在近幾年來屢次用"危及經濟合作"當威脅,來躲過歐洲政府對中國政治與人權的批判。然而,這次議會的決定,顯示了歐洲議會不再為這類藉口而讓步的決心。

中國應該要了解,想利用經濟來報復政治有多不明智。中國越是威脅,越是顯露出自身的弱點與恐懼: 他們恐懼著外界的評論,他們恐懼無法掌握全面現代化、民主化的腳步。

其實,連德國總理都親赴中國,這已經表示西方國家與中國,無論如何還是得彼此合作。中國終於應該要學習如何冷靜地面對國際社會的批評,應該停止他們慣用的粗野恫嚇手段了。


中間偏左的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

胡佳因紀錄、對外發表了中國在奧運前對異議人士的壓迫,於是,自從胡佳被逮捕後,他也成了全球知名的"奧運囚犯"。他的勇氣與實踐,讓他得此獎項,可說實至名歸。

這也是為何Angela Merkel在中國參訪時,還能把外交經濟關係暫擺一邊,公開讚揚歐洲議會頒發此獎的正當性。總理知道布魯塞爾這項決議的象徵意義,超越了任何高峰會議。歐洲議會也表示,這項獎項等於是正式宣告歐盟鼓勵支持那群在中國境內默默為人權奮鬥的不知名人士。

這項宣告來的正是時候。最近,德國知識份子與政客因為經濟理由,傾向把中國獨裁政權塑造成德國最友善的夥伴。到底批評中國人權問題是否會影響德商投資? 或者,中國無論經濟多強大都無法正當化它對人權問題的處理? 這已是近來經常能在媒體上聽到的激辯。因此,歐洲議會的決議,可說是在最好的時機,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答案--- 無論中國的經濟多麼成功,人權都不應該被剝奪。無論中國GDP有多快速地成長,像胡佳這樣的人,我們都致上敬意。


左翼媒體柏林日報(Berliner Zeitung):

決定誰該得Sakharov人權獎的是在Strasbourg的歐洲議會成員,不是中國內部官員。中國能讓任何國內評論噤聲,這也是為何這項人權獎的頒發更具意義,國際社會與中國人,都應聽清楚中國維權人士的聲音。

無論是諾貝爾獎或者此次人權獎,中國的警告都像是毛澤東所形容的"紙老虎"。胡佳本是最有希望獲得和平獎的提名人,最後落榜,我們能想像,很可能還是跟歐洲害怕失去中國這重要經濟夥伴有關。事實上,歐洲與中國兩方都依賴彼此,沒人願意失去經濟合作關係。因此,對於人權問題的討論與批評,絕對還是有一定的空間,


偏保守的世界日報(Die Welt):

有些人以為中國會因奧運舉辦或者國際注目而積極進行改革,然而,北京政權實際作的卻是更積極地壓迫境內異議人士,以免破壞和諧表像。胡佳紀錄了中國的行徑而坐牢。歐洲頒發獎項給胡佳卻被中國以危害雙方互惠關係為理由威脅。

中國這些恫嚇實在很愚蠢,因為這些威脅,根本不可能真正付諸實行。看看現在的情況,即使歐洲與中國對人權的理解差異甚大,這對Merkel訪中行程一丁點影響都沒有。Merkel今年甚至還接見過達賴喇嘛,中國領導人也宣稱十分氣憤、也以破壞雙方關係為要脅。但是,現在國際金融危機才是真正端上檯面的重點,無論哪方的批判與威脅抗議,都阻擋不了歐洲與中國的緊密合作關係。這又再一次地證明,在政客的議程裡,人權問題,終究還是只能成為枝節項目...

Read more...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德國對"毒奶粉事件"的後續報導

昨天收到德國同事傳給我的一則新聞,是17日由德國明鏡新聞網(www.spiegel.de)刊出,有關中國毒奶粉事件的後續報導。報導內容不只讓德國人讀了覺得不可思議,連我看了都覺得離譜。我這幾天看台灣網路新聞時,似乎沒有見到相關內容 (或我漏掉了?),我節譯幾段明鏡新聞的報導如下:

毒奶粉下架後轉售大學生

中國的蒙牛與伊利兩廠牌的奶製品因為三聚氰胺事件而被下令全面下架; 這些九月十四日前生產的奶製品,依規定應該全面禁止販賣,然而,現在居然被轉往廣州的大學超市,以低廉的價格對大學生傾銷。

學生們並沒有放過這撿便宜的大好機會,這些毒奶粉於是在大學內成為搶手貨。一位學生表示: "這真是太划算了,可以讓我省點錢,我一直都很健康,我想,喝一點不會怎樣吧..."。另一位大學生也指出,他們的宿舍區最近出現一些奶粉售貨員,挨家挨戶向學生推銷便宜奶粉。

明鏡記者再度訪問到維權律師李方平,他與其他一百多位律師正協助受害嬰兒家長進行訴訟賠償。他先表示,中國政府雖仍對他的律師團隊持續施壓,要他們停止介入此事件與妨害社會的穩定,這些律師們還是在廣東、甘肅與河南省各呈遞了一份控訴書。然而,他們終究還是得等待法院決定要不要受理這些申告。

至於大學生搶購奶粉一事,北京非營利疾病防治機構"益仁平中心"認為,主要因為地方政府持續壓低毒奶粉事件的負面新聞,當地媒體也配合大力粉飾此事件的嚴重性,所以才會造成大學生們誤信媒體報導,無所顧忌地搶購便宜奶粉。

Read more...

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白話與文言文比例爭議, 應回歸語文教育主軸

本文刊登於聯合教育論壇2008/10/15

日前搶救國語文聯盟不斷呼籲國文課文言文比例應該調高。回想當初搶救國語文聯盟初期組織、命名、發聲的原因,是因為台灣學生國語文能力、作文能力的日漸低落。這的確是全台灣家長教師都擔憂的事實,應該喚起大眾關切與支持。然而,其聯盟成員提出來的搶救國語文方法,例如提高文言文比例與教導儒家學說,或許可以增進學生中國文學造詣、對中華文化精隨的掌握,但對於語文或作文能力,並無直接關係。

文言文比例與國語文搶救有無直接關聯?

學生的國語文能力要加強,最該優先改善的,是台灣語文教育過去幾十年來依循的老路…學習模擬好文章,並毫無質疑地接受課本所呈現的論述與思想。

作文、語文能力,主要來自學生有無接受完整的邏輯與獨立思考訓練。這些訓練,應該包含教導學生如何理性觀察周遭社會與生活現象,如何轉化觀察為抽象的概念、並且以清楚的文章架構與邏輯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佐以合適的詞藻、隱喻等。

文言文與儒家學說,在語文能力訓練層面所扮演的角色,是可以增進學生語言使用的文采,並可讓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傳統精隨,但無法達到搶救國語文聯盟當初發聲的主要目的-搶救學生語言與作文能力。


換句話說,目前爭議不斷的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對於幫助學生加強邏輯與思考表述能力,並無直接關聯。即使文言文比例提升到百分之七十,學生若繼續依循過去舊方法學習文言文,或者照單全收地吸收儒家思想,其作文、國語文、思考能力也絕無可能加強。

教導學生獨立判斷古文與儒家論述的適合度

再者,最近也有本土社團攻擊文言文或儒家學說只會僵化毒害台灣學子的思考。筆者也以為,這些呼籲也已偏離國語文教育的主軸。若能有正確的語文教學方式,主重學生訓練思考與邏輯能力,無論手邊教材為白話文、文言文、或儒家學說,學生都能夠在讀完或聽教師講解完內容後,獨立判斷文章內容與論點在當今社會的適合度,理由為何。

也就是說,只要國語文教學方法能夠跳脫出照單全收的老方法、擺脫一味尊崇儒家論述,並讓學生能有質疑或思考的訓練,讀文言文或儒家學說,除了可以增加學生使用國語言的文采、了解中華文化,也可以是很有用的思考訓練教材。

總而言之,筆者以為,最近的文言文與白話文的爭端,早已偏離了搶救國語文聯盟成立與發聲的最初號召原因,也就是加強台灣學生的國語文能力。想達到聯盟成員的最初期許與家長教師支持的主要理由,該研究的,應是加強學生邏輯思考力的教學方法,並探討如何使用白話文、文言文或儒家相關課文來配合這些教學方法,讓台灣學生終究能擺脫幾十年來依循的死板老路,而非計較著白話與文言文的百分比數字。


Read more...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教材革新 VS 教育改革 (研討會心得2)

這次希臘的語文與教育研討會,讓我覺得最棒的發表之一,是一位希臘教育學者有關教材革新與教學效果的演講。我覺得,這項發表,對台灣之前一綱幾本與教改的爭議,可以激起點反思。

這位學者,主要分析了希臘中學於1985、2000、2006年使用的國文課教科書。

他展示的例子顯示,1985年時,教科書內容設計單調,只有文字與極少的插圖。2000年開始,插圖與圖表大量增加,到了 2006年,不只教科書充滿了繽紛的圖像,還有附上電腦輔助教材。也就是說,從1985到2006這二十年,希臘的中學國文教材,也因科技發展而多元化。

然而,他的研究最重要的結果是,即使20年來,教材設計日漸繽紛、大量用圖像或多元的媒介,所有的教學流程、方法、教學走向與原則、學生學習的效果,根本是20年如一日。


其實,當代已有很多教育研究顯示,改變"媒介"與改變"概念",絕不能混為一談。

科技發展之迅速,讓很多人都誤以為,若學生能有更多元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接觸電腦、網路、多種教材,就代表他們學習效率可以增加。因此,很多學校,都以"校內有多少電腦設備"來強調他們也趕上教育新世代,也有人以為,多本教材的存在,就代表多元能力。然而,談教育改革,尤其是國語文教育改革,與外在教材改革根本不能畫上等號。

回頭看台灣之前的教材爭議,亦是如此。到底要一綱幾本比較好,不應該是教改爭議重點。因為,教材如何多元、電腦輔助如何頻繁,與教學基準的革新,都沒有直接關係。一個國家的教育,想要經歷典範轉移,要汰舊換新的是它對整個教育理念的信仰與原則。這點,在台灣的教育體制裡,幾十年來從未改變過。

這位希臘學者昨天發表的數據與分析,再次證實了這項事實---
教材的改革,根本不代表教育的改革。

延伸閱讀:我對一綱多本推行的一點建議

Read more...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台灣教育何時能趕上腳步? (研討會心得1)

當台灣的國語文教育,還永無止盡地沉浸在白話與文言文比例爭議時。歐美的國語文教育,已經歷經了兩次的典範轉移。

這次來希臘大學參加的研討會,即是有關語言學、多模式(多符號)論述(multimodality)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

英國、德國、澳洲等我較熟悉其國語文教育體制的國家裡,不但幾十年前早已擺脫像台灣那樣的填鴨式、缺乏邏輯思考訓練的死板教育; 現在這些國家的教育發展,已經邁入第二、甚至第三階段。

所謂第二階段,是建立起一套國語文教學系統,可應用在各科目的教學裡,幫助學生能在學習各種學科時,尤其是各類人文社會科學,能夠有完善的語言掌握力與獨立思考訓練。


而我指的第三階段,已經是研究如何發展語言以外的各種符號,例如影像、聲音等。有系統地應用在教育裡,幫助學習效率的更提升、幫助學生認識除了語言以外的各種符號以及其功能。

這次的研討會,以及我八月初在新加坡參加的多模式論述與教育研討會,大家討論的,是如何應用圖像、影片、互動式媒介等教學理論發展,還有這些多符號教材的優缺點。畢竟,很多學者的發表都顯示,在教育層面,過度使用最新科技,並非永遠正面與萬能,有時反而造成阻礙、限制與反效果。關於這一論點,等我以後較有空時,再另文說明。

我在部落格很少提我個人的研究,常是因為寫部落格,都是我下班後的活動,我很少想再講工作的細節。我的博論,還有我目前與老闆一起作的博後研究計畫,是影片論述的分析方式,以及它能在更廣層面的應用,例如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講到電影、影片,多數人想到的是劇情詮釋與評論。而我們的project, 是發展一套理論,分析電影裡各類多符號元素,如何能像語言一般,被用來架構論述。

電影或各類影片,在歐美國家,常被用作重要的教學教材,而該如何有效利用這種教材、教師如何帶領學生利用影片了解、思考更多文字無法有效表達的論述,都是當今教育學者們討論的議題。

總而言之,目前教育理論探討的方向、也就是我以上指的第三階段,不是發明新的教學科技,而是如何利用多符號、多媒體教材來教學的"方法"。台灣是科技島國,甚麼新科技都有,但嚴重缺乏的,就是有系統的教學方法。

我已經提過好多次,在一個國家裡,其人民的理性、思考、邏輯、對抽象概念的掌握與理解能力,很重要的基礎,即是來自學校教育的國語文教育。今天參加一整天的議程,參與了一些教育理論發展的相關討論,我回到hotel後,照例寫了點心得報告給老闆,隨之湧上來的小感觸是,台灣國語文教育,不知何時能夠跳脫出這些文言文或孔孟儒家爭議,終於能夠開始跨出點步伐?

Read more...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希臘隨筆2] 再次驚嘆希臘人的隨性


(圖: winter season in Greece)

今天到Rethymon的舊城區走動,在希臘的十月”winter”時節來希臘小島是正確的選擇。走在老城區,街頭並不太擁擠,可以很清楚地見到老城裡的古建築風情,不時還有從愛琴海吹來的風輕拂,是很舒服的。

(圖:從古碉堡看愛琴海)

我在5年多前的雅典隨筆裡提到,希臘人有讓我佩服的樂天與隨和,或許我從德國飛過來的關係,兩國民族性落差特別巨大,即使希臘人的隨性已是我體驗過的事實,這次到達克里特島後,還是不停地為此發出驚嘆。

昨天,我從機場搭計程車到克里特島大城Chania中央車站,準備坐客運到Rethymnon。牆上掛的時刻表是16:30發車,我在下午四點買了票,得等半小時。

坐在候車室等待時,遇上了一對來自助旅行的台灣夫妻,他們也要與我搭同車到Rethymnon, 他們看票上印的發車時刻的確是16:30,還有將近30分鐘車子才會開,於是決定去車站附近逛逛,大約四點25分回來即可,我因為太過疲累,決定不與他們同行,繼續坐著等車。想不到,這對台灣夫妻前才離開不到五分鐘,公車於16:10就到了,廣播要大家上車,我們坐定後,司機看四周已經沒人,居然在16:20就開車。

我想到那對台灣夫妻,著急地用英文告訴司機,票上不是寫16:30嗎? 還有人沒有上車啊! 司機完全無法聽懂我在講甚麼,但旁邊的一位希臘中年男子,用簡陋的英語跟我說,我們在這裡都這樣啊,票上寫16:30,意思是差不多16:30會來,若車早一點來就早一點開。

啊! 那對台灣夫妻,就這樣硬生生地被拋下,我沒有事先想起到希臘人慣有的"差不多式"時間觀念,我對他們真是太抱歉了…

這輛往Rethymnon的bus, 載的除了當地島居民外,也有很多德國觀光客。從Chania到Rethymnon,公車是沿著愛琴海岸而行,沿海風景很漂亮,但路線崎嶇蜿蜒。這位希臘司機,開車不到15分鐘後,大概覺得太無聊,居然開始講起手機,一講就不知道停止。全車德國叔伯大嬸們,全都緊張地議論紛紛,並密切注意交通狀況。我坐在第一排,親眼見到這位司機,講電話並沒有用耳機。也就是說,他正單手駕駛一輛滿坐的大巴士,飛快地在蜿蜒的公路上開著,不只嚴謹守法的德國人會緊張,連我也開始不安。

當時偷偷拿起手機拍下以下這段影片,心想若發生甚麼事情,要追究責任也有個證據啊… 然而,從頭到尾,所有希臘乘客,一點反應也沒有,好似稀鬆平常。不知是信任司機技術? 是習慣了? 還是覺得反正一切就交給命運就是了?



今天在Rethymnon的舊城走了幾圈,很多裝潢高尚的Café,坐滿了德國美國觀光客。而在街角一些比較不起眼的Café, 坐了些當地希臘阿伯們。不像觀光客的短褲拖鞋,他們衣著早已換季,穿著正式的"冬裝"。整個下午,他們就這樣悠閒地坐在露天座,偶爾看報、偶爾聊天、望著 街頭來往的行人。



與希臘人接觸,跟在北歐的感覺很類似。 這些民族,生活好像就是如此無憂樂天。但北歐人的快樂,來自於其社會的富裕、福利的完善; 希臘卻是歐盟裡排前幾名的窮國。然而,之前在雅典、現在小島,我接觸過的希臘人,幾乎感受不到他們有太多抑鬱憤恨的情緒。這次的希臘之行,才兩天,全城的隨性氣氛、希臘人的笑容滿面、希臘阿伯阿嬸的悠閒,已經又讓我親眼見到希臘人的置身"世"外了…



Read more...

[希臘隨筆1] 從工業大國到隨性小島

暌違了五年多,我今天又來到了希臘。這次第三次來到這國家。

第一次是1999年夏末,在赴英讀書幾個月後,我與朋友到希臘小島旅遊。99年那次歐陸旅遊,在我腦海裡最深的回憶,是當時返英途中,我們得在南德慕尼黑轉機,當我們在機場枯等時,突然間,機場中庭的巨大新聞播報螢幕,插播了快報,打出了TAIWAN的大字樣,然後畫面就是殘垣斷瓦、大樓倒榻,我與朋友驚訝得說不出話來。我當時德文不夠好,聽不太懂到底報導內容為何,只看到螢幕出現一個我認得的德文字Erdberben,地震。那是九二一地震即時報導。我們在慕尼黑機場見到這新聞,著急得想打電話回台灣,然而,當時全台灣電話線中斷,完全打不進去。那次回英國途中的飛行,我們的心情是永生難忘的是驚慌。

不同於以往兩次,這次再到希臘,目的是開會。地點是克里特島Crete。

系上秘書幫我訂的是德國漢薩航空。我已經好久沒有搭Lufthansa,一上機,就發現我居住了七年多的國家,真的是自以工業為傲到一種有點太過粗曠、不修邊幅的境界-----

有搭飛機經驗的人一定都知道,機上會販賣免稅商品,所以都會附上一本In-flight shopping目錄,我至今搭過的各家航空,inflight shopping目錄裡前幾頁商品,幾乎都是時尚相關產品,例如化妝品、香水、保養品、首飾、名錶、皮件等等。我印象中幾乎沒有例外的。

然而,我今天一翻開Lufthansa的免稅商品目錄前幾頁,儘管身旁坐了老德,我還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我真懷疑,無論是商務飛行、旅遊度假、求學返鄉的乘客,真的會有人在飛機上翻翻目錄後,心血來潮決定來買一把Bosch電鑽、飛利浦熨斗或德國原裝吸塵器嗎?

從工業國飛出八小時後,我終於降落在克里特島。

小小的機場,我很快找到information desk。下午三點,還算是上班時間吧。但裡面空無一人,不過我心裡已有準備,這是希臘,不能拿德國的標準來看待這裏的人事物。果然,我從對面商店發現原本應該坐在info desk前的希臘小姐,正在閒話家常。我問她如何前往我的目的地城市Rethymnon。我們系上給的budget並不多,我是旅遊省錢一姊,能搭公車最好。

她說: 現在沒有公車啊,要下午(afternoon)才有。
但現在明明是下午三點半啊?! 我問
“No, bus comes at 18:30 in the afternoon. “

原來機場接駁公車,在我們定義裡的”下午”要休息,要他們的”下午”,也就是我們的晚上六七點後才會出沒。而目前這段時間,算是”早上”的再延伸、還沒到下午的灰色地帶。在這段時間抵達的旅客,只能自認倒楣。

好吧,那就計程車吧。我依照她的指示到達計程車招呼站,當下只有兩台計程車,且都已經都坐了人,我只能與其他客人共乘。

計程車司機在路上跟我解釋說: “現在是winter season啊,計程車司機們下午都要休息、要睡午覺,所以計程車不夠”。

當他說到winter這個字時,我還以為自己錯亂了。抬頭看窗外街景,艷陽高照,滿街觀光客身穿短褲無袖上衣。

他繼續說: “就像我們這裡的商店也一樣,現在winter啊,大家就比較懶散了,一星期有三天下午都不開了,winter不就都這樣嗎?”

今天我轉機兩次、飛了八小時,原來,我從攝氏6度的德國秋天,飛到了26度的希臘冬天。

Read more...

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不該被侵犯的隱私權



柏林幾乎每周末都有抗議活動,而這幾天,我德國同事們正呼朋引伴,要大家下周末一起去柏林參加一場反政府監視的示威遊行(這是英文版的行動宣言與資訊),很不巧我下周要去希臘開會,無法參加,要不然我一定會加入他們的行列。

歐洲的"反監視"議題爭論已久,近幾年來,歐洲政府與企業擁有越來越多監視監控民眾的權力。

例如,德國人目前辦護照得要蓋手印存檔、街上也架起越來越多的街頭攝影機、政府也立法讓業者得以利用"查智慧財產權"的名義,隨時向德國電信公司要客戶的網路與個人資料; 再者,德國法律也規定,警察若懷疑某人犯案,即刻有權到嫌疑犯住處安裝竊聽器。

還有令我印象深刻、也是讓德國人抗議許久的一則新聞,是去年德國發生的一件謀殺案。當時街頭攝影機隱約拍下了案件發生的狀況,警察因此一一找出攝影機裡所有入鏡的民眾,要他們出示當天經過那條街的動機----也就是說,那台攝影機,讓當天所有入鏡的人,都成了嫌疑犯。

不久前轟動一時、也令德國人氣憤的新聞,是德國政府應美國以反恐行動為名的私下要求,雙手奉上一些德籍土耳其裔年輕人的個人隱私資料,讓美國因此胡亂逮捕幾位事後證明為無辜的德籍中東裔年輕人。

在德國社會,商店裡只要有架設錄影機,一定得在門口貼告示。民眾看到告示,有權力決定要不要進去店內,讓攝影機記錄下自己的影像。然而,街頭監視攝影機的四處林立,卻剝奪了民眾這樣的選擇權力。

這次德國反政府監控的行動宣言其中一重點為:

"People who constantly feel watched and under surveillance cannot freely and courageously stand up for their rights and for a just society. Mass surveillance is thereby threatening the fabric of a democratic and open society."

也就是說,不能因為有幾件極少數的案件或許會因為這些監視影像而破案,就賦予國家監控全民的權力。一個國家監控監視民眾的權力範圍越廣,這個國家的民主能量就越被削弱。

英國倫敦,是全歐街頭攝影機架設最密集的城市。去年有一位奧地利女導演Manu Luksch,為了凸顯此議題,到倫敦各處收集了公共監視器影像。這些影像,只要申請即可以免費索取。這位女導演利用這些可以輕易取得的監視影像,居然可以剪輯出一部名叫Faceless的劇情片 (這是Trailer)。我前幾星期在德國報紙上讀這部電影的介紹時,報導也指出,倫敦的所有刑案,因為監視器影像而破案的比率,其實只有百分之二。然而,這些影像,卻也讓政府得以密集監控境內的難民、遊民、激動的足球迷、或者較極端的政治異議份子。

去年底我回到台灣,當時正值立委選戰開打,我在家看電視,見到候選人余天在媒體前大聲宣稱,他若當選,"每年要加裝1000個監視器,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及居家安全"。我想,此話若在德國媒體公開必會招來嚴正抗議。

最近在德國接觸了這些議題與抗議聲浪後,我覺得,我想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終究要面對這樣的議題。"監視"不一定要是"竊聽"或者"監控行為"才成立。人民應該有權保有任何隱私,不管我們的影像, 在店面或者街上會被錄下存檔幾天後覆蓋銷毀, 都一樣。的確, 人民想保有隱私的權力,很難與政府的管理權力達到平衡。例如, 只要卡到治安問題,政府、民間業者就很有理由裝上攝影機。但我想,一個社會,要有這樣的抗議聲浪,才會激起人民思考政府或企業的權力是否正在利用某些原因擴大中。

我們每天在各種公共場所,匆匆忙忙地出入活動,通常很難注意到,自己的影像,已經不知不覺被政府或業者錄下、存檔。新聞媒體老是告訴我們,有些刑事案件因為這些監視器而破案,因此,長久下來,民眾開始認為,監視器可以與治安畫上等號,自己影像四處被錄下,好像也無所謂。更不可能想到,四處林立的"監視器",除了偶爾幫助破案外,是否正對一個國家的自由、公平等層面有著負面的影響。

下周德國人抗議完,德國所有街頭監視器,當然還是會因為治安原因,繼續留在那裏,但這抗議聲浪會讓多數人開始注意,自己的隱私權是否暴露在輕易遭濫用的危險下。 或許,台灣民眾也可以應該開始思考,當我們走進某店裡,看到"錄影中請微笑"的字樣、或者滿街的監視錄影機,我們的當下的感受,是覺得自己更安全了? 還是有感受到自己隱私權正被侵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