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無論如何,步伐都要踏出

(舊文,寫於2008春, 這幾天又回憶起這段往事, 所以重貼這篇文章於此)

我是與歐元一起進駐歐陸的。

2002年初, 德國人忙著適應馬克與歐元的轉換, 我則忙著適應這個國家裡,所有刻版印象每天的真實上演。

我的歐陸第一站, 是德國西部與盧森堡交界的小城Trier特里爾, 那是我繼英國的Bath之後, 在歐洲住的第二個千年羅馬古城. 這小城坐落在莫塞河Mosel邊, 以Riesling白酒出名, 外加幾處羅馬人遺留下來的古蹟, 每天城裡都充滿觀光客.

因緣際會, 我住進了一戶酒莊, 熱情的房東一家, 在莫塞河沿岸, 擁有整山丘的葡萄園,自己的酒廠與小酒館. 我每星期跟著他們學品酒賞酒, 那真是有生以來第一遭, 每天血液裡都有點酒精濃度的日子。

有一年秋天, 我自告奮勇要幫忙收成葡萄, 我拿起大剪刀,背起木桶, 跟著房東一家以及波蘭工人們, 上山丘採收。我看過電影"漫步在雲端"裡的採葡萄情景, 然而, 現實裡的採收工作, 當然完全不是電影演的那樣浪漫. 我從山腳下採到山丘頂, 已經兩腳發軟, 腰酸背痛, 全身也因汗水濕透。卸下木桶時, 房東一家與波蘭工人早已開始吃起午餐. 我加入他們, 坐在山頂瞭望著蜿蜒清澈的莫塞河,我還記得, 河水靜得幾乎沒有一點漣漪,倒映在河上的,是輪廓鮮明的深色山影;那是個陽光很強但有微風的一個下午;房東遞給我ㄧ杯白酒,我喝了幾口後開始暈眩,微風吹在臉上外加身體的疲累,我居然就在山頂上睡著了。

等我醒來後坐起身,已經是傍晚,我獨自一人坐在山丘頂,莫塞河還是一樣安靜,只是對岸的葡萄園山丘,在我ㄧ覺醒來後,全都因為夕陽染成了橘紅色。七十歲的房東老先生叫一位年輕的波蘭工人接我回家,他跟我ㄧ起走下山時,用口音很重的簡單德文笑我,像我這樣的體力,是無法打黑工養家的。的確,要我在這裡採葡萄打工,我不只不夠體力,我是還會常無法控制自己地在山頂望著莫塞河景與兩旁綴滿白葡萄的山丘作白日夢的。

Trier除了是羅馬古城、白酒之鄉外, 也是馬克思的故鄉。

馬克思生長的那棟小屋,現在改建成博物館,座落在古市集廣場延伸出去的ㄧ條小巷裡。很諷刺的,那附近充滿了高檔服飾店。有時我與朋友在廣場旁的露天咖啡聊天時,總會看見一群群西裝筆挺穿著正式的中國觀光客,像朝聖一樣的往那條小巷的方向前進,有些太太們,偶爾還是要暫時褻瀆ㄧ會兒,脫隊進入這些高檔服飾店裡逛逛採買點名牌。

我從住家到Trier大學的路上, 得在古市集廣場公車站換車, 於是, 我每天就這樣背著書包, 步行在馬克思年少時期也曾來回穿梭的街道巷弄與廣場.

我住在Trier的ㄧ年八個月,除了不斷地挑戰自己的酒量外,就是一直逼自己與手邊的工作搏感情。

我當時參與Trier大學一個教授的研究計畫,負責解析影像的文本。那其實是很有趣的工作,算是我碩士論文ㄧ部分的再延續。2000年,我在威爾斯首都大學唸書,立志成為一位像Umberto Eco與Michael Halliday那樣的語言學、符號學工作者,用語言學的精神,解開我對這世界的疑惑。Trier大學經費充足,我每天不斷地幫老師分析很精彩的影像資料。或許這種分析工作,作久了,博士論文的題目與方向,會更明確,我這麼以為。

然而,過了半年多,我總覺得哪裏不對勁。那時的我想,反正我本身就是ㄧ個很容易感到不對勁的怪人,應該就是老毛病又犯了,所以,我每天說服自己要跟這些工作好好培養感情。

一年多後, 我漸漸也無法說服自己, 每天開始心浮氣燥, 並覺得以我這種態度, 我根本寫不出什麼博論。

不久,市區各大公車站牌,掛起了馬克思特展的海報,顯然他們從別處收集了一些遺物,展覽在馬克思故居裡。那是一張作得並不是太起眼的海報,刻意展現復古風所以顯得一點設計感也沒有,海報的最上方,是馬克思的真跡寫下的一段話:

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ert; es kommt aber darauf an, sie zu verändern.

海報上的馬克思字跡太潦草, 我盯著這張不起眼的海報, 盡力讀懂這段德文句---

這是刻在馬克思墓碑上, 且最常讓人引用的一段話: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

特展持續兩個多月,海報也掛了兩個多月; 這兩個月裡,我每天就望著馬克思手寫的此段話等著公車。

過不久,我重寫了二十頁的proposal,仔細整理出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一份寄到布萊梅大學現任老闆貝阿伯手中,另一份寄到DAAD德國交流協會申請獎學金。不管我會不會成功申請到獎學金、無論北德的老師要不要收我,我義無反顧地辭了工作,揮別了有免費白酒喝的日子,離開了Trier,回到了台灣。

由台再度返德三年半後,也是博士論文的寫作後期,每天都有一股強烈的焦慮罩頂; 不只對於手邊工作的價值再度感到懷疑,透過網路接收到的一些台灣資訊,也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甚至慌張、憤怒; 無力感與不安交織的情緒裡,我送出了博士論文。然而,憂鬱焦躁的感覺,卻不曾減低一點。

直到某天,我連結到了台灣一群有理想性年輕人的部落格文章,上面那段馬克思的話,也在他們的文章裡出現。頓時,我想起了在Trier的時光,我曾迷惘地來回穿梭於馬克思年少時踏過的巷弄; 我也想起了,到底是甚麼,讓我在馬克思家鄉寫的那份proposal,字句溢滿著天真的自信。

於是,我決定在陰冷的北德國,重新裝備起當年那份熱情,無論能激起的漣漪能有多大,堅實的步伐,都一定要踏出...

3 意見:

匿名 提到...

在德國, 新的一年算是開始了, 但在台灣, 舊的一年還不算過去, 所以在這歲末年終的時候, 我也來應景一下, 寫個展望與回顧.

明年, 照計畫的話, 應該會在5月底離職吧, 但客戶的schedule有點拖拖拉拉的, 所以可能會被延到6月底...; 離職之後呢, 就唸唸英文, 考考IELTS, 這樣一年就結束了. 因為展望寫得太過簡短, 所以一併寫寫後年吧. 要是我沒太混的話, 後年應該把IELTS考過了, 然後申請學校, 還有時間的話就去打打工, 預習一下窮困的學生生活. 至於留學開始與以後的生活, 就無法預測與掌控了.

回顧嘛, 自學校畢業後, 換了兩份工作, 動心過幾次, 也曾想過結婚安定下來, 很不幸都未能如願, 最後終於累積足夠的財力, 並找到願意捨棄安定生活也想做的事, 使我往後20年應該不致再抱怨生活無聊, 想想還覺得挺不錯的.

差點忘了. 祝你新年快樂.

Unknown 提到...

巧儀:
雖然台灣現在過年似乎越來越沒年味,不過走在街頭巷尾,偶而看到路邊小販擺著各式春聯炮竹等,也總會提醒我新年即將來到~
先祝妳新春愉快,牛轉乾坤~
希望遠在德國的妳,來年一切順心!

Iris

Chiaokovsky 提到...

@empty 也祝你新年快樂!

@irisanne 很希望能在台灣過年, 上一次在台灣過農曆年也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妳會不會帶妳老公來歐洲玩? 希望你們可以來找我喔! 我都還會想起我們一起去羅馬旅遊的情景呢! 不知不覺已經過七八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