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培養理性 應學習就事論事的能力

本文刊登於 聯合教育論壇2009/04/21

台灣學校教育發展至今,仍未出現有系統的教育方法,長期培養學生理性地就事論事、針對議題探討的能力。這樣的後果,是台灣社會在政客與名嘴過度操弄族群與藍綠議題後,充斥著激憤的非理性語言。這些語言,常以針對「某些人、某群人」為出發點,當「這些人、這群人」被標上了 「非我族類」的標籤後,他們的一切作為與言行,無論關於何類議題,直接被判定為負面惡行。

台灣的教育,若無法有系統地培養學生就事論事的能力,往後台灣的下一代,仍將繼續輕易地全盤接收這些語言操弄。只要是自己信仰的政黨或者公眾人物,反對某群人或某意見,他們即刻被淹沒於政客名嘴營造出來的情緒氛圍; 台灣社會的裂痕,亦將不斷地繼續加深。

以歐洲與澳洲的教育為例,理性能力的培養,融入在許多人文學科裡。例如,品格教育,著重在思考某些品格特性與情境場合的合適度,而非過度推崇某些品格或禮儀項目,試圖將學生培養成道德糾察隊; 畢竟,不是每一種品格特質,都可以在社會各式情境下通盤適用。於是,被認定有某種品格的公眾人物,他們的所有言行與立場,也不一定適用於社會各領域。換句話說,品格教育,重點並非在強調某品格特質的無限正確性,而在於它們應用在各種社會領域與議題上的適合度與否。

再以國語文教育為例,理性的培養,落實在讓學生了解並非收錄於課本教材裡的文章,必定是無可挑剔的。這些文章,文字用詞或許優美,但內容觀點不一定適合於現代; 或者,這些文章的內容,甚至可以激起我們針對周遭議題的反思。再者,並不一定每位讀者,都必得贊同課本文章的內容。因此,國語文教育很重要的一環,是賦予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並針對文章內容所呈現的觀點,讓學生表述對作者論點的贊成與反對; 而非只求吸收內容,沒有透過探討就全盤接收文章的觀點。

近年來,多位年輕一代的老師們,盡力地在僵化的考試制度下,努力地找出培養學生活躍思考的方法; 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然而,台灣教育體制裡,尤其是中學,仍需要發展出一套有系統性的教育方式,長期培育學生的思考力,以加強學生針對「事、議題」的表述意見的能力。並讓學生理解,無論意見的提出者是否公認有某些品格與地位,我們是否接納某意見的關鍵,應是此立場對自身社會的影響,而非議題由 「誰」來提出。毫無思考過程、盲從於某些人物或團體,是一個社會裡,理性的最大殺手。

2 意見:

。。 提到...

前陣子看見這篇文章時,多想為「培養理性,應學習就事論事」發言。

這陣子跟台灣某大學交涉研究鼠的輸入,連繫中不清不楚,郵件來往耗費太多時間。於是拿起電話直接連繫負責的助理,說抱歉之餘,幾次說他最近私事眾多….,可能突然間又想起自己的不對,告訴我他"該死"。電話這頭的我驚嚇之餘,告訴他不需要這樣,事後也寫了一封信,說明沒有沒有責備的意思,只是想提醒幾個事項並強調時間控制。最後他對自己太過情緒化道歉,對我保證他會把這件事情做好。當然這是多例中的好結局。

除了自省能力外,事件的發生的同時,誘導的對象與方式很重要。而在培養理性的同時,是不是也得加強「同理心」呢?而且,如果對方想法很制式,柔化又變的很重要。

看到負面的新聞,誇張政客的表演,常常有束手無策的感覺。拉近生活,事實上所謂的人云亦云,抓了人家小辮子就不放的人也不是沒有。

Chiaokovsky 提到...

@點點:

妳提到「同理心」真的很棒, 因為這是我們正探討的問題. 基本上, "同理心如何運作", 在這世界上許多科學(ex 認知心理,神經科學,符號學,語言學等等), 都還未正式釐清, 因為尚未清楚, 如何培養同理心這個議題, 也在研究中. 我一直深信, 若能找出"同理心"的運作機制, 可以影響社會與文化裡的很多現象, 當然對教育來說, 更會是個turning point.

很謝謝妳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