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Spectatorship of Suffering)
這世界,天災人禍頻傳; 戰爭,從有人類以來至今,從沒有停歇。即使,新聞媒體的災難影像沒少過,人類,對與自己不相關的世界其他角落,甚至本國的弱勢族群的處境,多數仍冷漠。即使這樣的現象,已是眾所皆知的事實,然而,要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仍未解。
因為未解,這個已算老生常談的議題,就仍不斷地被探討著,從未停止。
對於媒體的災難影像與倫理、讀者同理心的關聯,十分著名的論述,是Susan Sontag生前最後一本著作<旁觀他人之痛苦>。Susan Sontag不是探討影像與觀眾內心影響的第一人(例如: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們,已經討論過悲劇呈現與觀眾的關係),也不是最後一人---至少,在歐洲,常見此主題研討會的舉辦,從不同領域切入探討,例如,文化研究的詮釋、大眾傳播觀點、心理學實驗、到符號論述分析等等。
我最近讀了這本2006年出版的書"The Spectatorship of Suffering",作者Lilie Chouriaraki在此書,也就災難影像為主題,特別是用發生在非洲、印度、印尼等對西方國家來說為"遠方"的災難事件,與美國境內的災難影像,分析比較了"遠處近處"新聞災難/戰爭影像、論述呈現與觀者道德、同理心的關係。
作者找了很多不同資料,試圖經由對呈現手法的分類,來歸類哪種方式,最能引起觀眾道德反應、讓觀眾把災難歸類為"我們"的事件,進而引發同情甚至行動; 而哪種方式,純粹為資料呈現手法,觀眾看了,只會把這些資訊,定義為不痛不癢的"他者"事件。
作者認為,只要新聞影像呈現,無法從"others"(他者)手法,"升格到"we-ness"(我們)手法,就難以喚起觀眾的強烈的感受與同理心。
這本書每章節的細節,在此先不贅述 (不過,作者花了此書前幾章節,回顧許多相關討論,是很不錯的廣泛概述)。但這本書,我認為很重要的部分,是作者把重點,擺在新聞影像呈現手法的分析上---也就是說,對觀眾來說,災難是屬於"遠方的他們"或者"切身相關的我們",這區別不是在報導的對象是誰、與本國人有無關聯、或者災難地點有多遠,而是新聞影像與論述的架構方式。
於是,"他們"vs"我們"的操弄,重點不是災難新聞內容關於甚麼,更重要的是,到底這整個新聞與影像, 是使用甚麼方法來呈現。
翻完此書,我認為,即使,作者對"他者"vs"我們"的二分法歸類,也還是太過粗糙,且作者也沒有提出任何能作系統性的資料分析方式,但這本書,清楚地反映出"呈現手法"該繼續被探討,且針對此點,我們還是需要繼續發展分析方法,用來處理大宗的影像資料分析。
之前看到這篇文章,談到用大宗資料分析,來統計每個國家的國際觀。的確,數據與事實,才是"撥開迷思雲霧、窺見真相青天"的最有效方式。對於"影像論述"(visual discourse)的呈現,能作量化的分析方式,目前還在各處繼續研發著。以上這本書的內容,更是強調這些方式的急迫性與重要性。
有了這些分析方式,我們可以作較大規模的分析比較,例如,一個國家,人民對某災難或弱勢處境的議題漠不關心,即使此議題發生在本國,是否,這議題在所有新聞媒體的影像呈現,從來只是硬生生地被處理成了"他者"? 或者,是否能夠讓某些新聞慣用的"他者"手法,加入一點"我們"手法的元素,在客觀呈現之於,還是能喚起觀眾的同理心與情緒參與...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讀書手札] 新聞媒體的災難影像,該怎麼呈現?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意見:
http://twitter.com/chiaokovsky/statuses/1349893672
版大有沒有圖?或者新聞報導?
甚麼圖或新聞報導呢? 若是法國罷工遊行,媒體都有報導,台灣國際新聞版應該也有,google應該就找到。
張貼留言